照顾者心灵智慧与农村幼儿的不安全依恋 ——心理理论和留守类型的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发布时间:2021-03-05 18:10
留守儿童现象自出现以来就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留守儿童常年与父母分离,亲子关系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尤其是留守幼儿不安全依恋问题亟待解决。依恋是幼儿与其照顾者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情感上的联结。在个体的婴幼儿时期,依恋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样,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依恋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期与照顾者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幼儿最主要的社会关系之一。而幼儿期不安全依恋经历,很可能会成为幼儿身心发展以及社会化的绊脚石,直接阻碍其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完善。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祖辈承担教养孙辈责任的情况在我国农村十分普遍,儿童的(外)祖父母正扮演着农村留守儿童主要照顾者的角色。照顾者主动关注和理解儿童当前的心理状态是其做出恰当教养行为的前提条件之一,据此,Meins提出了心灵智慧的概念,并将它定义为照顾者将儿童看作是有思想的独立的个体,并且尽力去了解儿童内心想法的倾向。以往研究表明,照顾者的心灵智慧影响着亲子互动的质量。因此,本研究拟从幼儿照顾者的角度出发,考查照顾者的心灵智慧与幼儿不安全依恋的关系,以期从家庭教育的角度为改善幼儿不安全依恋提供实证支持,为留守幼儿隔代教育提供参考。本研究在依恋理论...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照顾者心灵智慧与幼儿不安全依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图4-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图4-2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注:图中所列系数为标准化系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祖辈共同看护背景下母亲和祖辈将心比心、母子依恋与婴幼儿认知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阚佳琦,刘斯漫,时嘉惠,闫琦,郭俊斌,王争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2]亲子分离年龄对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影响:家庭功能的调节[J]. 彭运石,胡昆,王玉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3]亲子依恋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关系:教师支持的保护作用[J]. 赵金霞,李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3)
[4]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学报. 2014(05)
[5]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方法:甄别和整合[J]. 叶宝娟,温忠麟. 心理学报. 2013(09)
[6]父教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J]. 李晓巍,刘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3)
[7]家庭类型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J]. 焦江丽,刘毅,运俣君. 社会心理科学. 2013(02)
[8]3~5岁儿童的攻击—破坏行为与心理理论、气质的关系[J]. 莫书亮,陶莉莉,贾蒙蒙,周宗奎. 心理研究. 2012(01)
[9]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与相关对策思考[J]. 周汉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
[10]儿童不安全依恋研究综述[J]. 崔亚平,许玲.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5)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研究[D]. 胡业方.安徽大学 2015
[2]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 叶晓璐.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2-4岁幼儿依恋问卷的编制和依恋安全性的测量[D]. 洪佩佩.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5635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2-1照顾者心灵智慧与幼儿不安全依恋: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图4-1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图4-2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注:图中所列系数为标准化系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祖辈共同看护背景下母亲和祖辈将心比心、母子依恋与婴幼儿认知的关系: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J]. 阚佳琦,刘斯漫,时嘉惠,闫琦,郭俊斌,王争艳.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8(04)
[2]亲子分离年龄对留守儿童亲子依恋的影响:家庭功能的调节[J]. 彭运石,胡昆,王玉龙.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7(04)
[3]亲子依恋与农村留守青少年焦虑的关系:教师支持的保护作用[J]. 赵金霞,李振.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7(03)
[4]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检验方法:竞争还是替补?[J]. 温忠麟,叶宝娟. 心理学报. 2014(05)
[5]有中介的调节模型检验方法:甄别和整合[J]. 叶宝娟,温忠麟. 心理学报. 2013(09)
[6]父教缺失下农村留守儿童的亲子依恋、师生关系与主观幸福感[J]. 李晓巍,刘艳.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3(03)
[7]家庭类型对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影响[J]. 焦江丽,刘毅,运俣君. 社会心理科学. 2013(02)
[8]3~5岁儿童的攻击—破坏行为与心理理论、气质的关系[J]. 莫书亮,陶莉莉,贾蒙蒙,周宗奎. 心理研究. 2012(01)
[9]农村留守儿童概念界定与相关对策思考[J]. 周汉平.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
[10]儿童不安全依恋研究综述[J]. 崔亚平,许玲.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1(05)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的隔代教养问题研究[D]. 胡业方.安徽大学 2015
[2]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 叶晓璐.浙江师范大学 2011
[3]2-4岁幼儿依恋问卷的编制和依恋安全性的测量[D]. 洪佩佩.浙江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5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065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