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生产效率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04:11
农村改革至今,中国农业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不断扩大资源投入的不可持续性、农业内外源污染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农业生产与资源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求平衡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所面临的现实挑战。江苏省是农业大省,其农业发展对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当前,江苏农业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双约束”、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资源优化配置任务艰巨等挑战。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需坚持生产优先,兼顾资源和环境保护,首要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已有农业生产效率研究多基于省市级行政尺度,且在效率评价指标选取、测度方法、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基于此,本研究从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系统诠释了农业生产效率的内涵,在现有研究基础上,构建整合土地质量和产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以及农业碳排放和面源污染在内的农业生产效率评价新指标体系;以2000-2015年为研究期,以江苏77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单元,采用改进的EBM模型完成效率测算,结合Kernel密度估计、空间马尔科夫链等方法揭示江苏农业生产效率的时空演变过程;并从农业资源的利用质量、利用格局和投入强度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农业生产效率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地...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业生产效率热点演进时序图
–2研究技术路线
2020年硕士毕业论文14第二章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2.1理论基础2.1.1复合生态系统理论1980年代初,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和王如松[70]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ComplexEcosystem)又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它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共同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其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维持系统耗散和结构功能。2012年,王如松和欧阳志云[71]详细阐释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框架。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2–1复合生态系统示意图农业自然系统附加上生产活动就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受社会子系统(SocialSystem,SS)、经济子系统(EconomicSystem,ES)、自然子系统(NaturalSystem,NS)及其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农业生产系统就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NS包括水、土、生、气、矿及其相生相克而形成的自然环境。“矿”主要指开采获得的各种矿物质原料;“生”主要指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水”、“气”主要指水和大气资源与环境;“土”主要指土地、土壤、地形、区位等。其中,“水”、“土”、“生”、“气”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利用自然子系统的“矿”主要是利用加工后所提供的成品生产物资。ES主要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调控、储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而将自然中的物质和能量变成经济产品的过程就是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部分用于储备,部分经过流通、调控进入消费市常SS的核心是人,由人的认知网、体制网及文化网三类功能构成。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内部及系统间相互影响,共同耦合形成复合生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J]. 杨骞,王珏,李超,刘鑫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10)
[2]内蒙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研究[J]. 李洁,修长百,闫晔.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4)
[3]江苏省耕地细碎化评价与土地整治分区研究[J]. 刘晶,金晓斌,徐伟义,杨绪红,曹帅,徐翠兰,隋雪燕,刘敏,周寅康. 地理科学. 2019(05)
[4]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许标文,王海平,杨军,郑百龙. 福建农业学报. 2018(12)
[5]农村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卓乐,曾福生. 农业技术经济. 2018(11)
[6]近15a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探析[J]. 顾铮鸣,金晓斌,沈春竹,金志丰,周寅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11)
[7]1978-2016年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J]. 侯孟阳,姚顺波. 地理学报. 2018(11)
[8]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机械化与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地形特征的分析[J]. 张淑雯,田旭,王善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0)
[9]土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影响评价指标适用性分析[J]. 孙瑞,金晓斌,项晓敏,曹帅,徐翠兰,隋雪艳,刘敏,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3)
[10]城镇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湖南、河南两省477个农户为例[J]. 赵丽平,侯德林,闵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4)
硕士论文
[1]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陆诗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066414
【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业生产效率热点演进时序图
–2研究技术路线
2020年硕士毕业论文14第二章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2.1理论基础2.1.1复合生态系统理论1980年代初,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和王如松[70]提出了复合生态系统(ComplexEcosystem)又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它是由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和自然共同耦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其通过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维持系统耗散和结构功能。2012年,王如松和欧阳志云[71]详细阐释了复合生态系统的整合框架。农业复合生态系统示意图如图2-1所示。图2–1复合生态系统示意图农业自然系统附加上生产活动就成了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受社会子系统(SocialSystem,SS)、经济子系统(EconomicSystem,ES)、自然子系统(NaturalSystem,NS)及其系统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农业生产系统就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NS包括水、土、生、气、矿及其相生相克而形成的自然环境。“矿”主要指开采获得的各种矿物质原料;“生”主要指各种动植物及微生物;“水”、“气”主要指水和大气资源与环境;“土”主要指土地、土壤、地形、区位等。其中,“水”、“土”、“生”、“气”直接参与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利用自然子系统的“矿”主要是利用加工后所提供的成品生产物资。ES主要包括生产、流通、消费、调控、储备,人类为了自身生存与发展而将自然中的物质和能量变成经济产品的过程就是生产,生产出的产品部分用于储备,部分经过流通、调控进入消费市常SS的核心是人,由人的认知网、体制网及文化网三类功能构成。自然、经济和社会子系统内部及系统间相互影响,共同耦合形成复合生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异及其驱动因素[J]. 杨骞,王珏,李超,刘鑫鹏.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9(10)
[2]内蒙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业总产值与农业碳排放关系研究[J]. 李洁,修长百,闫晔.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4)
[3]江苏省耕地细碎化评价与土地整治分区研究[J]. 刘晶,金晓斌,徐伟义,杨绪红,曹帅,徐翠兰,隋雪燕,刘敏,周寅康. 地理科学. 2019(05)
[4]丘陵山区地块尺度耕地生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许标文,王海平,杨军,郑百龙. 福建农业学报. 2018(12)
[5]农村基础设施对粮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 卓乐,曾福生. 农业技术经济. 2018(11)
[6]近15a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探析[J]. 顾铮鸣,金晓斌,沈春竹,金志丰,周寅康.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8(11)
[7]1978-2016年中国农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及趋势预测[J]. 侯孟阳,姚顺波. 地理学报. 2018(11)
[8]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小麦生产机械化与技术效率的影响——基于地形特征的分析[J]. 张淑雯,田旭,王善高.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10)
[9]土地整治对耕地细碎化影响评价指标适用性分析[J]. 孙瑞,金晓斌,项晓敏,曹帅,徐翠兰,隋雪艳,刘敏,周寅康. 农业工程学报. 2018(13)
[10]城镇化对农户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以湖南、河南两省477个农户为例[J]. 赵丽平,侯德林,闵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18(04)
硕士论文
[1]农业生态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模型构建及应用研究[D]. 陆诗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0664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0664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