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成效及可持续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7 13:40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大国面临的贫困问题十分艰巨,自扶贫开发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让中国数亿贫困群体摘下贫困的帽子,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与此同时,我国的扶贫开发不仅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实现我国乡村全面振兴和国家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瞄准的是“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它瞄准的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且它致力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全方位筹划贯穿于建成现代化国家进程的全过程,它是实现我国社会发展迈向更高层次的实施战略。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前提和关键就要让贫困群体摆脱贫困,打赢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是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底线的任务,而要取得这场攻坚战胜利的核心就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此,精准脱贫的成效决定了能否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当前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决定了我国能否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年,这就必须要保持脱贫的长久成效,使脱贫可持续性,因此,研究和推动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来巩固脱贫成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为本文的研究...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规范分析法
1.3.4 实地调研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2.1 精准扶贫的提出
2.2 精准扶贫对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2.3 乡村振兴的战略设计
2.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关系
2.4.1 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4.2 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2.4.3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战略延续
2.5 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2.5.1 实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要求
2.5.2 保持长效脱贫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精准扶贫的实施及成效-以新乡为例
3.1 新乡市脱贫攻坚采取的措施
3.1.1 精准识别方面
3.1.2 精准帮扶方面
3.1.3 精准管理方面
3.2 新乡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3.2.1 先进典型案例
3.2.2 扶贫项目成效
3.2.3 全市脱贫成效
第四章 精准扶贫面临的难题和根源
4.1 精准扶贫面临的难题
4.1.1 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缺失
4.1.2 精准帮扶的措施瞄准不足
4.1.3 产业扶贫的脱贫成效欠佳
4.1.4 脱贫人口的返贫现象出现
4.2 制约精准扶贫可持续的根源
4.2.1 思想观念未转变
4.2.2 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4.2.3 产业扶贫发展不足
4.2.4 扶贫队伍人才缺乏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对策
5.1 完善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
5.2 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5.3 培养和引进“三农”人才
5.4 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
5.5 加大“互联网+”的应用
5.6 增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与返贫治理[J]. 覃志敏,黄丽珠. 中国国情国力. 2019(08)
[2]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J]. 朱成晨,闫广芬,朱德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2)
[3]健康扶贫的作用机制、实施困境与政策选择[J]. 汪三贵,刘明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4]我国返贫问题及其预警机制研究[J]. 包国宪,杨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教育扶贫是阻断返贫与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J]. 苑英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6]医疗保障的反贫困作用与机制设计[J]. 潘文轩. 西北人口. 2018(04)
[7]农户贫困及其决定因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实证分析[J]. 程名望,张帅,史清华.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8]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类型、误区及对策[J]. 贺雪峰. 社会科学. 2017(04)
[9]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分析[J]. 支俊立,姚宇驰,曹晶.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10]脱贫人口返贫: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J]. 郑瑞强,曹国庆.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研究[D]. 金鑫.吉林大学 2015
[2]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靳拥军.西南大学 2011
[3]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研究[D]. 梁平.西南大学 2009
[4]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龚晓宽.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 杨茹茹.东北石油大学 2019
[2]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 于思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研究[D]. 马添.东北师范大学 2018
[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村民主治理问题研究[D]. 王凯.西安科技大学 2018
[5]农村精准扶贫困境与对策研究[D]. 刘丹萍.南昌大学 2018
[6]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 潘帅.河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87227
【文章来源】: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案例分析法
1.3.3 规范分析法
1.3.4 实地调研法
1.4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可持续性
2.1 精准扶贫的提出
2.2 精准扶贫对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
2.3 乡村振兴的战略设计
2.4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战略关系
2.4.1 脱贫攻坚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2.4.2 脱贫攻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
2.4.3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战略延续
2.5 精准扶贫在乡村振兴阶段存在的必然性
2.5.1 实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要求
2.5.2 保持长效脱贫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精准扶贫的实施及成效-以新乡为例
3.1 新乡市脱贫攻坚采取的措施
3.1.1 精准识别方面
3.1.2 精准帮扶方面
3.1.3 精准管理方面
3.2 新乡市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3.2.1 先进典型案例
3.2.2 扶贫项目成效
3.2.3 全市脱贫成效
第四章 精准扶贫面临的难题和根源
4.1 精准扶贫面临的难题
4.1.1 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缺失
4.1.2 精准帮扶的措施瞄准不足
4.1.3 产业扶贫的脱贫成效欠佳
4.1.4 脱贫人口的返贫现象出现
4.2 制约精准扶贫可持续的根源
4.2.1 思想观念未转变
4.2.2 发展环境有待改善
4.2.3 产业扶贫发展不足
4.2.4 扶贫队伍人才缺乏
第五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对策
5.1 完善精准脱贫的长效机制
5.2 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
5.3 培养和引进“三农”人才
5.4 改善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
5.5 加大“互联网+”的应用
5.6 增强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乡村振兴与返贫治理[J]. 覃志敏,黄丽珠. 中国国情国力. 2019(08)
[2]乡村建设与农村教育:职业教育精准扶贫融合模式与乡村振兴战略[J]. 朱成晨,闫广芬,朱德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2)
[3]健康扶贫的作用机制、实施困境与政策选择[J]. 汪三贵,刘明月.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3)
[4]我国返贫问题及其预警机制研究[J]. 包国宪,杨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5]教育扶贫是阻断返贫与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J]. 苑英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6]医疗保障的反贫困作用与机制设计[J]. 潘文轩. 西北人口. 2018(04)
[7]农户贫困及其决定因素——基于精准扶贫视角的实证分析[J]. 程名望,张帅,史清华. 公共管理学报. 2018(01)
[8]中国农村反贫困问题研究:类型、误区及对策[J]. 贺雪峰. 社会科学. 2017(04)
[9]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多维贫困分析[J]. 支俊立,姚宇驰,曹晶.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7(01)
[10]脱贫人口返贫: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风险控制[J]. 郑瑞强,曹国庆.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导致返贫的对策研究[D]. 金鑫.吉林大学 2015
[2]重庆市农村科技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靳拥军.西南大学 2011
[3]新阶段西部农村反贫困研究[D]. 梁平.西南大学 2009
[4]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 龚晓宽.四川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 杨茹茹.东北石油大学 2019
[2]习近平乡村振兴战略研究[D]. 于思文.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基层治理研究[D]. 马添.东北师范大学 2018
[4]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村民主治理问题研究[D]. 王凯.西安科技大学 2018
[5]农村精准扶贫困境与对策研究[D]. 刘丹萍.南昌大学 2018
[6]新常态下我国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D]. 潘帅.河北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872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08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