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农业碳排放的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1 20:49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经济成为各个国家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科学研究等诸多领域关注的焦点。为减缓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到2030年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实现碳减排60%-65%”的目标。实现碳减排目标,需要任何产业的生产经营、资源利用活动进行不同程度的碳减排,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而农业作为一种与自然环境双向互动的产业,既受到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又会在生产经营中排放温室气体,加剧着气候变化。所以,重视农业碳减排,促进低碳农业发展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山西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省份,农业生态环境较脆弱,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部门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碳排放对气候和生态环境的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本研究主要运用数据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基于大农业视角,根据山西省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合理构建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测算体系,从农业碳排放总量测度和运用SBM模型实证测度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效率两部分研究1997-2016年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整体状况,并运用LMDI模型分析农业碳强度、农业结构、农业经济水平和农业劳动力因素对农业碳排放的影响程度。一方面有利于丰富...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97-2016年山西省农用柴油和农药、农膜施用量图
997-2016年山西省不同农用肥施用量图
料来源:本图根据《山西统计年鉴》数据由作者绘制。图 3.3 1997-2016 年山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图山西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际上把农业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我国把农业分为农、林、牧、渔的主要目标和山西省农业发展的重点,故主要分析种植业和畜牧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动态研究[J]. 何艳秋,陈柔,吴昊玥,徐杰,宋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9)
[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基于GTAP-E模型分析[J]. 魏玮,文长存,崔琦,解伟.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2)
[3]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及随机性收敛研究——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与面板单位根检验[J]. 吴昊玥,何艳秋,陈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9)
[4]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增长主导效应与减排退耦效应[J]. 吴贤荣,张俊飚.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5)
[5]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时空特征研究[J]. 刘治国,张红,李炜,阎寒冰.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8)
[6]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分析[J]. 丁玉梅,廖程胜,吴贤荣,田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中国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时空特征研究[J]. 何艳秋,戴小文. 资源科学. 2016(09)
[8]山西省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 张秀萍,郑国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9]中国农业碳排放省域差异与驱动机理研究——基于30个省(市、区)1993~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 文清,田云,王雅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11)
[10]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中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分析[J]. 吴贤荣,张俊飚,田云,薛龙飞.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7)
博士论文
[1]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 温和.东北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山东省农业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綦远超.山东理工大学 2017
[2]低碳背景下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D]. 马文娟.兰州大学 2016
[3]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炜.山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13949
【文章来源】:山西财经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997-2016年山西省农用柴油和农药、农膜施用量图
997-2016年山西省不同农用肥施用量图
料来源:本图根据《山西统计年鉴》数据由作者绘制。图 3.3 1997-2016 年山西省农业机械总动力图山西省种植业发展现状分析际上把农业分为种植业和畜牧业,我国把农业分为农、林、牧、渔的主要目标和山西省农业发展的重点,故主要分析种植业和畜牧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业碳排放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动态研究[J]. 何艳秋,陈柔,吴昊玥,徐杰,宋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8(09)
[2]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能源使用与碳排放的影响——基于GTAP-E模型分析[J]. 魏玮,文长存,崔琦,解伟.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2)
[3]中国农业碳排放绩效评价及随机性收敛研究——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与面板单位根检验[J]. 吴昊玥,何艳秋,陈柔.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09)
[4]中国省域农业碳排放:增长主导效应与减排退耦效应[J]. 吴贤荣,张俊飚. 农业技术经济. 2017(05)
[5]山西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及时空特征研究[J]. 刘治国,张红,李炜,阎寒冰. 中国农学通报. 2017(08)
[6]中国农产品贸易隐含碳排放测度与时空分析[J]. 丁玉梅,廖程胜,吴贤荣,田云.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7]中国农业碳排放驱动因素的时空特征研究[J]. 何艳秋,戴小文. 资源科学. 2016(09)
[8]山西省碳足迹与碳承载力动态变化研究[J]. 张秀萍,郑国璋.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9]中国农业碳排放省域差异与驱动机理研究——基于30个省(市、区)1993~2012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 文清,田云,王雅鹏.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11)
[10]基于公平与效率双重视角的中国农业碳减排潜力分析[J]. 吴贤荣,张俊飚,田云,薛龙飞. 自然资源学报. 2015(07)
博士论文
[1]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D]. 温和.东北农业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山东省农业碳排放效率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 綦远超.山东理工大学 2017
[2]低碳背景下西部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研究[D]. 马文娟.兰州大学 2016
[3]山西省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及影响因素分析[D]. 李炜.山西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13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11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