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域下自媒体对农民主体性的建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6 16:01
人的主体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命题,它会随着社会历史和社会生产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人的主体性问题都在进行着内涵的扩充和边界的拓展,新的时代和社会发展背景下,主体性也必然会有新的表现。在自媒体时代下,中国农民的主体性表现出了虚拟性、多元性和创造性等新特征,这也是对这个时代特征的直观反映。在传统的传播体系中,农民的主体性处于缺失和受限制的状态。农民在传播中的缺少自主性、自为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农民主体性的缺失也影响了社会媒介体系的构建,造成社会媒介传播主体的失位,进而影响到社会媒介的传播效果。新时代背景下三农发展呈现新形态,农业农村现代化呈现新要求,农民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理性经济人主体性地位增强。在此背景下,农民主体性的建构成为了历史的必然。自媒体是一种依托互联网技术而产生的新型媒体,可供使用主体自主信息发布和信息共享的即时交互平台,凭借其平民化、高时效性、高互动性的特征,自媒体迅速被农民群体接纳和普及,并在其主体化建构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自媒体构筑的新的社会传播体系中,自媒体赋予了农民参与式的传播体验;自媒体通过助力农民自主生产、选择和传播信息,保障了农民在传播中的自...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民主体性研究状况
1.3.2 相关的传播学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自媒体与农民主体性概述
2.1 自媒体的定义与特征
2.1.1 传播主体平民化
2.1.2 传播方式的自主与交互性
2.1.3 传播速度的高时效性
2.2 农民主体性概述
2.2.1 主体性的内涵
2.2.2 当代中国农民的主体性
第三章 重新建构农民主体性的必要性
3.1 农民在传统的传播体系中主体性缺失
3.1.1 传统传播体系下农民主体性的缺失状况
3.1.2 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影响
3.2 新时代下“三农”发展呈现新形态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民具有主体性
3.2.2 农民理性经济人主体性地位增强
3.2.3 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第四章 自媒体对农民主体性的建构过程分析
4.1 自媒体赋予了农民参与式的传播体验
4.2 自媒体保障了农民在传播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4.2.1 自媒体助力农民自主生产多元信息
4.2.2 自媒体助力农民自主选择和传播信息
4.3 自媒体提高了农民在传播中的创造性
4.3.1 自媒体解放了农民的想象力
4.3.2 自媒体激发了农民的实践能力
第五章 自媒体对农民主体性的建构效果分析
5.1 农民在传播中主体权利增加
5.1.1 在传播中的参与权增加
5.1.2 在传播中的主导权增加
5.2 农民主体性呈现新特征
5.2.1 虚拟性
5.2.2 多元性
5.2.3 创造性
5.3 农民参与社群化传播的主体性表征
5.3.1 主导自身社会关系,增强自身社会属性
5.3.2 融入社会交往体系,维护自身主体价值
5.3.3 决定自身交往行为,建立多样化社会连接
5.3.4 建立社会交往圈层,创新文化表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元购画”:新媒体参与式传播范式初探[J]. 许阳阳. 今传媒. 2017(10)
[2]中国传播学与乡村研究的再思考[J]. 林莉君.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7(01)
[3]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 赵秉峰. 理论观察. 2016(03)
[4]重构中国传播学——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赵月枝教授专访[J]. 沙垚. 新闻记者. 2015(01)
[5]理解当代中国农民主体性的三个维度[J]. 陈荣卓,盘宇. 哲学研究. 2014(03)
[6]发展传播学批判:传播学本土化的再思考[J]. 胡翼青,柴菊. 当代传播. 2013(01)
[7]媒介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述评[J]. 关琮严. 现代视听. 2012(08)
[8]农民受众的“主体性”及效能提升[J]. 王平,刘行芳. 新闻爱好者. 2011(20)
[9]农民主体地位与三农问题的持续解决[J]. 李秀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0]论农民网络话语权[J]. 毕耕,李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颠覆与重构—数字交往时代的主体性研究[D]. 张军锐.上海大学 2016
[2]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D]. 张文静.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论小康社会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D]. 王新杰.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主体性视域下自媒体传播伦理困境研究[D]. 袁雪渊.新疆师范大学 2017
[2]“自媒体”时代下人的主体性研究[D]. 李创.中共中央党校 2015
[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D]. 刘焕梅.河南农业大学 2014
[4]网络自媒体研究[D]. 罗斌.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1700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农民主体性研究状况
1.3.2 相关的传播学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自媒体与农民主体性概述
2.1 自媒体的定义与特征
2.1.1 传播主体平民化
2.1.2 传播方式的自主与交互性
2.1.3 传播速度的高时效性
2.2 农民主体性概述
2.2.1 主体性的内涵
2.2.2 当代中国农民的主体性
第三章 重新建构农民主体性的必要性
3.1 农民在传统的传播体系中主体性缺失
3.1.1 传统传播体系下农民主体性的缺失状况
3.1.2 农民主体性缺失的影响
3.2 新时代下“三农”发展呈现新形态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农民具有主体性
3.2.2 农民理性经济人主体性地位增强
3.2.3 农村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第四章 自媒体对农民主体性的建构过程分析
4.1 自媒体赋予了农民参与式的传播体验
4.2 自媒体保障了农民在传播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4.2.1 自媒体助力农民自主生产多元信息
4.2.2 自媒体助力农民自主选择和传播信息
4.3 自媒体提高了农民在传播中的创造性
4.3.1 自媒体解放了农民的想象力
4.3.2 自媒体激发了农民的实践能力
第五章 自媒体对农民主体性的建构效果分析
5.1 农民在传播中主体权利增加
5.1.1 在传播中的参与权增加
5.1.2 在传播中的主导权增加
5.2 农民主体性呈现新特征
5.2.1 虚拟性
5.2.2 多元性
5.2.3 创造性
5.3 农民参与社群化传播的主体性表征
5.3.1 主导自身社会关系,增强自身社会属性
5.3.2 融入社会交往体系,维护自身主体价值
5.3.3 决定自身交往行为,建立多样化社会连接
5.3.4 建立社会交往圈层,创新文化表现形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元购画”:新媒体参与式传播范式初探[J]. 许阳阳. 今传媒. 2017(10)
[2]中国传播学与乡村研究的再思考[J]. 林莉君.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7(01)
[3]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及其当代价值[J]. 赵秉峰. 理论观察. 2016(03)
[4]重构中国传播学——传播政治经济学者赵月枝教授专访[J]. 沙垚. 新闻记者. 2015(01)
[5]理解当代中国农民主体性的三个维度[J]. 陈荣卓,盘宇. 哲学研究. 2014(03)
[6]发展传播学批判:传播学本土化的再思考[J]. 胡翼青,柴菊. 当代传播. 2013(01)
[7]媒介与乡村社会变迁研究述评[J]. 关琮严. 现代视听. 2012(08)
[8]农民受众的“主体性”及效能提升[J]. 王平,刘行芳. 新闻爱好者. 2011(20)
[9]农民主体地位与三农问题的持续解决[J]. 李秀英.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10]论农民网络话语权[J]. 毕耕,李琬.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颠覆与重构—数字交往时代的主体性研究[D]. 张军锐.上海大学 2016
[2]农村社区建设进程中农民主体性缺失与建构研究[D]. 张文静.华中师范大学 2013
[3]论小康社会与大众传媒的互动关系[D]. 王新杰.复旦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主体性视域下自媒体传播伦理困境研究[D]. 袁雪渊.新疆师范大学 2017
[2]“自媒体”时代下人的主体性研究[D]. 李创.中共中央党校 2015
[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主体性研究[D]. 刘焕梅.河南农业大学 2014
[4]网络自媒体研究[D]. 罗斌.兰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1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16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