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阙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0 04:42
  历史总是在矛盾中辩证地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提升等密切关联。201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的优势和宝贵财富。”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进一步强调了“统筹推进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农村经济迅猛发展的重要支撑,关乎着保障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等相关战略的顺利实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已然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理论作为出发点,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问题进行相关研究。全文总共分为五个部分,具体来看,第一章是绪论,包含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第二章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概述,首先,该章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主要内容,涵盖“自然——人——社会”三者生态要素及其辩证关系、资本逻辑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共产主义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等方面;其次,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既具有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同时也蕴含...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阙下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研究


图3-1?2016年全国用水置分布图??数据来源:水利部2016年中国水资源公报??3.1.2耕地快速短缺与退化现象堪忧??

变更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面积,自然资源


亿亩??2032?20.31???>〇?1??20.29?20.29??|?|?2。.27??E?lllllll??2009年??2010筚20丨丨年20丨2牢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筚??图3-2?2009年——2016年全国耕地面积变化情况??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2009年——2016年全国土地变更调查结果??3.2农业面源污染维度??3.2.1化肥、农药污染严重??农业生产中合理化的使用化肥、农药不仅能够提高农作物产出量,还可以提高农??产品的抗病性。然而,我国农业生产领域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对化肥农药的需求量较??大。为了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种植更多的农产品,维持日益增长的人口的需要,我国??不断加大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据多方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我国化肥年使用量??将近5980万吨,是美国、印度两个国家化肥使用量的总额。根据农作物每公亩播种??面积计算,化肥使用量超过400公斤,约等于美国4倍的使用量,远远超过安全标准??施肥量(22.5吨/平方公里)上限两倍。我国化肥有效利用率低?,将近有超过50%的??化肥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化肥农药的滥用造成有害物质,如六六六、滴滴涕、多环??芳烃(见表3-1)扩散到周围环境,不仅危害人体健康,还造成了土壤肥力下降,植??被退化,河流湖泊富营养化,鸟类、鱼虾等动物的集体灭绝,影响了生物多样性,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通知[EB/OL】.??http://www.moa.gov.cn/nybgb/20

生态环境,问题,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I).工业污染?E.仝气污染??17V?r?15%??r&m养咖fife?f??W'r?懲潘???(.?*???^&ri;v?i??1染漏?以他??2-?b??图3-3?H村生态环境存在的污染问题??数据来源:问卷数据统计所得??调研结果发现(见图3-3),H村的生态环境主要受生活垃圾污染、水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H村是我国农村的典型代表,H村个案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农??村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可以说明农村生态环境处于一个相对严峻的境地。??4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把农村放在优先发??展的突出地位,提出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举措。从1982年开始到2019年,??国务院在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等都有针对性地提出有关农村改革、??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部署。这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密集制定与实施,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无论在治理水平的改善上,抑或是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上,均取得了颇为有效的??改善。但是客观的说,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一项比较繁杂、持久的系统工程,受到资??源、人口、经济等要素的束缚。本章结合在H村的实地调研,并结合现有文献资料,??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予以归纳,并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动因。??4.1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4.1.1环保意识落后??农村地区经济水平、文化观念相对滞后,人们还没有形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观,也没有深刻认识到生态污染的破坏性。以H村为例,自给自足的农耕观念??影响着该村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村民固有的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主要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启示[J]. 康健.  人民论坛. 2019(08)
[2]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理论解读与时代发展[J]. 郝栋.  科学社会主义. 2019(01)
[3]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模式[J]. 鞠昌华,张慧.  环境保护. 2019(02)
[4]生态文明构建视域下我国新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的优化[J]. 张燕.  农业经济. 2018(02)
[5]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价值[J]. 段刚辉.  人民论坛. 2017(17)
[6]《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生态思想的逻辑研究[J]. 杜明娥,赵光辉.  理论学刊. 2017(01)
[7]生态文明视域下农村水环境保护机制探究——以苏北地区为例[J]. 王俊敏.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8]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遵循、时代困境与路径优化——以新疆为例[J]. 孟红松,吴琼,赵晓玉.  生态经济. 2016(12)
[9]培植社会资本:乡村环境治理的一个理论视角[J]. 姚志友,张诚.  学海. 2016(06)
[10]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路径探析[J]. 晓荣.  农业经济. 2016(10)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视域下的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 韩清滨.武汉理工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黑龙江省绥芬河市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D]. 姜旭.吉林大学 2018
[2]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下西安市生态建设研究[D]. 赵婷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3]马克思生态观视域下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 陆泽铭.渤海大学 2018
[4]多元主体视角下中国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 周承龙.重庆大学 2017
[5]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科技应用[D]. 王新.武汉科技大学 2014
[6]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及其当代意义[D]. 王蕊.东北农业大学 2013
[7]我国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对策研究[D]. 崔连香.福建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28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3528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2c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