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0 06:27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理论观点、战略思想和工作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宏伟计划的实现,必然要求有大量的乡村本土人才。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作为培养乡村本土人才的重要机构必然会因“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迎来重大发展机遇。但我国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虽然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时期,但发展不稳定。特别是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受地域影响比较大,更需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发展模式。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问题对于推动我国乡村振兴、早日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分析法和案例研究法。在梳理国内外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后,从发展时期、发展模式、主要特点等方面对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各阶段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发达国家农村中等农业... 

【文章来源】: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


农业职业教育相关图

模式图,模式,农民群体,经济潜力


6 我国农村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与对策建议作与实践创收技能。以技术革新的方式深挖经济潜力,还的人生价值。式的适用条件:因为西部农村地区获取可靠的基建支持困得力等问题都掣肘着其进一步的发展,加之农村中等农业水准较差,更加剧其陷入职业教育的困境。那么,相比长区域更应倾向于制定短期授课方案,将技术教育视为关键国方面的举措,围绕以“能力”为重心来展开培训活动,来进行实训,确保现代化农业运作拥有人才基地。受该模“三方互动”的治学发展模式,其中“三方”涉及农民群体、可以是农科协会或农业生产基地,也可以是乡镇企业。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城镇化与城市群取得的重要进展与展望[J]. 方创琳.  经济地理. 2018(09)
[2]福斯特农村职教思想对我国三农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 邵帅.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1(10)
[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J]. 田妹华.  安徽农业科学. 2010(31)
[4]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综述[J]. 杜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04)
[5]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J]. 施杨,童举希.  科技管理研究. 2010(15)
[6]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 探索农村职业教育新途径[J]. 谢佳奇,李文静,赵伟.  继续教育研究. 2010(07)
[7]保定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王爱民,王淑红,卞颖桃.  经营管理者. 2010(12)
[8]创新农林职教集团模式 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以衡阳农林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 梁忠厚.  职业教育研究. 2010(06)
[9]“订单培养”的柔性三维模型探析[J]. 史久旭.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06)
[10]新农村建设与农民职业教育问题研究[J]. 张瑞红.  广东农业科学. 2010(05)

博士论文
[1]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D]. 景琴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研究[D]. 吴融.湘潭大学 2011
[2]江西省农业职业教育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D]. 张丽.江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3529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3529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b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