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阳朔乡村旅游偏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6 22:03
  乡村旅游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缩小城乡差距、实现成果城乡共享、优化配置资源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进程。研究游客在乡村旅游体验中的行为倾向,可以更好的把握游客偏好的变化趋势,有助于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目前人们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已由单一模式转变成海量的网络平台模式,游客可以在平台上分享旅游经历和自我感受,为他人的决策提供建议和参考。采用网络爬虫技术和网络文本内容分析技术,对乡村旅游的游客游记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下一步的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性的现实意义。文章选择以阳朔乡村旅游为案例地,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阳朔乡村旅游偏好分析类目,通过网络爬虫技术从相关网站采集游客游记数据,继而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技术对游记内容进行分析,以探讨阳朔乡村旅游游客偏好的现状及预测。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通过对游客的出游特征分析,可以看出目前游客客源市场主要集中在华南和广西本地;出游群体主要以朋友和家庭为主;游客停留时间主要在1-3日和4-7日两个范围内;绝大部分游客都会选择跟团出游;阳朔游客出游季节和整个桂林的旅游淡旺季相一致... 

【文章来源】: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的阳朔乡村旅游偏好研究


研究技术路线图

统计图,游客,群体,统计图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61.123.370.565.620.5673.375.060.373.371.12秋季28.4680.565.062.254.490.5690.561.120.373.372.25100.562.811.692.250.56冬季18.54110.371.120.560.561.12121.121.690.373.930.5611.121.121.692.620.56汇总100.0014.7928.0911.6134.0811.42将获得的游客群体分为家庭群体、朋友群体和独自一人,而家庭群体关系有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两种,夫妻关系是指仅有夫妻双方两个人;而亲子关系有三种,一是一大一小,而是两大一小,三是家庭单位制。朋友群体主要有情侣关系和普通朋友关系两种。从游客出游特征统计表中可得,来阳朔的游客主要是朋友群体,占游客市场的45.69%,其次是家庭群体,占游客市场42.88%。在朋友群体中以普通朋友身份者居多,占总游客群体34.08%;对于家庭群体游客而言主要以亲子形式出游,占28.09%,而夫妻出游者仅仅占14.79%,是亲子游的一半。在游客出游季节与出游群体相交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年四季中夏季出游人数最多,占总人数29.4%,其次是秋季(28.49%)、春季(23.60%),而冬季仅仅占18.54%。夏季和秋季是阳朔最佳旅游季节,尤其是夏季的普通朋友(5.62%)、亲子游(5.06%)和秋季的亲子游(5.06%),见图4.1图4.1游客出游群体统计图

停留时间分布,游客,停留时间分布,阳朔


桂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4.1.3游客出游方式统计分析按照停留时间长短划分阳朔乡村旅游游客出游方式,由1~3日游、4~7日游、8~10日游、11~15日游、15日以上五种形式组成。其中,1~3日游占总的旅游人数的43.68%,4~7日游占42.68%,一是因为阳朔乡村旅游项目中景区相对比较集中,便于游客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项目活动;二是因为西街是阳朔乡村旅游最热闹的集购物、饮食、住宿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集结点,为游客提供特色民族风情服务,见图4.2。图4.2游客停留时间分布图按照游客自由度为划分出游方式纬度,可分为自驾游、包车游和跟团游。在统计表格中,跟团游(44.06%)排第一,包车(36.34%)排第二,这是因为阳朔乡村旅游项目价格活动范围较大,游客倾向于选择实惠型的跟团游,见图4.3。图4.3游客出游自由度分布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泉州市境外游客的文化旅游偏好分析[J]. 刘芳.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4)
[2]基于文本挖掘的个性化旅游偏好特征属性分析[J]. 蒋建洪,马瑞云.  企业经济. 2017(12)
[3]基于联合分析法的海南疍家文化旅游偏好研究[J]. 管玉梅,夏冬艳.  旅游论坛. 2017(06)
[4]基于大数据的旅游目的地情感评价方法探究[J]. 刘逸,保继刚,朱毅玲.  地理研究. 2017(06)
[5]“女性经济”背景下阳朔游客旅游偏好研究[J]. 韦绍兰,王金叶,夏禹.  现代商业. 2017(07)
[6]基于游客体验的历史街区旅游偏好研究——以南京门东街区为例[J]. 杨艳.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6(12)
[7]李庄古镇文化旅游偏好差异性研究[J]. 解巍.  山西档案. 2016(05)
[8]乡村旅游偏好研究——以陕西省兴平市马嵬驿为例[J]. 朱艳秋,张辉,杨荣.  河南科学. 2016(08)
[9]旅游偏好研究述评[J]. 雷俐丽.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5(07)
[10]成都“五朵金花”乡村旅游地形象认知——基于博客游记文本的分析[J]. 郭风华,王琨,张建立,李仁杰.  旅游学刊. 2015(04)

博士论文
[1]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 李华敏.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城市家庭亲子旅游偏好的调查研究[D]. 尤婷婷.安徽财经大学 2017
[2]印尼巴厘岛中国大陆游客消费偏好研究[D]. SADIMAN(张伟贤).福建师范大学 2017
[3]基于网络文本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D]. 黄胜男.安徽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650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3650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c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