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综合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5 13:08
  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升级的新模式,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和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研究可以反映其在创新发展中的成效和不足,但传统的评价体系具有较强的绩效导向,不利于园区健康协调发展。基于创新生态的视角,将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个集聚各类创新资源与要素的区域创新系统,通过其良好创新生态的建设,实现园区创新要素集聚的有序性和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达到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引领发展的目的。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和农业科技园区生态位产生的功能作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创新群体、创新资源、创新效率、创新活力和创新环境5个维度、共24个评价指标。综合考虑主客观因素在权重计算中的合理占比,利用G1法、G2法、熵权法和最大离差值法进行最优组合赋权,基于灰关联TOPSIS模型对我国98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13—2018年的创新系统生态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算。结果表明,东部园区生态位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中部园区发展较为稳定,西部园区发展较为... 

【文章来源】: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综合评价研究


技术路线图

农业科技园区,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综合评价研究163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研究3.1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3.1.1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对于农业科技园区的评价指标选取,必须具有客观性,符合科学规律,以总体目标为导向,选取可以量化的指标真实的反映园区创新生态的发展情况。结合目前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指标的体系的构建,避免因主观臆断所造成的评价结果的偏差。(2)系统性原则农业科技园区本身是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将农业生产与科技创新相结合的综合体,因此指标选取工作应该综合考虑园区创新生态位的各个方面。评价指标应作为一个整体,可以系统的、全方位的对园区创新生态位做出评价,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园区的内容,指标之间既要相互独立又要有所联系。(3)可操作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应简单清楚、易于收集,从实际出发,明确每个指标的内涵和外延,同时保证指标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使得指标能够在多个维度进行综合对比,提高结果的真实性。3.1.2评价指标的选取图3-1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Fig.3-1Theconstructionprocessofevaluationindexsystemofinnovationnicheofagriculturalparks

农业科技园区,生态位,动态,核函数


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专业论文294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时空演化研究4.1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时序演化特征4.1.1园区创新生态位的动态演进研究为了准确的刻画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动态演进过程,本文利用核密度估计法对园区进行更细致的考察。核密度估计法是一种非参数估计的方法,其特点是能更注重数据本身的价值,从中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与频数分布直方图相比,核密度估计可以通过用于平滑数据的核函数,用连续的密度曲线代替直方图,估计精确且光滑性高,使变量的分布形态更为简洁明了。假设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f(x),则其核密度估计为:(27)式中,N为研究样本个数,为核函数,常用的核函数有二次(Epanechnikov)核函数、高斯(Gaussian)核函数、均匀(Uniform)核函数和三角核(Triangular)函数等类型。h代表带宽,带宽越大密度函数越平滑,同时,带宽的大小影响核密度估计的偏差和方差,使其两者发生反向的变化,所以需要采用带宽的最佳值进行计算。本文选用能使积分均方误差最小化的二次(Epanechnikov)核函数,其所对应的最优带宽为h=2.34Sxn-1/5(Sx为样本标准差)(孙阳春等,2016)。以2013—2018年六个年度为考察剖面,分别展示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的动态演进过程。图4-1农业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位动态演进图Fig.4-1Dynamicevolutiondiagramofinnovationnicheofagriculturalscienceandtechnologyparks11()NiiXxfxKNh=h=iXxKh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广西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项目孵化存在问题及对策[J]. 李荣德,李华,朱婷婷.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2)
[2]中国省域间粮食安全空间格局演化分析[J]. 马希龙,张小虎.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2)
[3]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制约因素分析——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J]. 潘苏楠,李北伟,聂洪光.  科技管理研究. 2019(22)
[4]互联网资源丰度的最优组合赋权TOPSIS评价方法[J]. 何波,殷旅江.  统计与决策. 2019(18)
[5]乡村振兴视角下农业科技园区绩效评价及提升方向——以10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为例[J]. 谢玲红,吕开宇,夏英.  中国科技论坛. 2019(09)
[6]我国农业科技园区发展:阶段演变、面临问题和路径探讨[J]. 吴圣,吴永常,陈学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9(12)
[7]企业层创新生态系统结构与协同机制研究[J]. 孙聪,魏江.  科学学研究. 2019(07)
[8]生态位视角下企业创新生态圈形成机理研究[J]. 周全.  科学管理研究. 2019(03)
[9]基于整合式创新理论的科技创新生态位研究[J]. 陈红花,尹西明,陈劲,王璐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9(05)
[10]生态位视角下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竞争力评价及演化[J]. 杨玄酯,罗巍,唐震.  软科学. 2019(07)

博士论文
[1]基于产业生态位视角的券商盈利模式创新研究[D]. 李贵军.西南财经大学 2013
[2]河南省区域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研究[D]. 苌千里.河南大学 2012
[3]产业集群协同演化的生态位整合模式研究[D]. 陆小成.中南大学 2008
[4]高技术产业生态位测度与评价研究[D]. 许箫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邯郸市现代农业园区的效益分析及发展对策[D]. 任丹卡.河北工程大学 2018
[2]广西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培育与提升研究[D]. 郭昱轩.广西大学 2017
[3]我国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 李小璇.福建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96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396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6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