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三农”问题的解决
本文关键词:简析“三农”问题的解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先就"三农"问题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农村面临的几大问题,然后就如何解决"三农"问题作了论述。解决"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农民的人均生产效率,提出了具体的公式,并就其出路方面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建议。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三农问题 人均生产效率 解决途径 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村 农民工 中小企业 农村劳动力 农村人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分类号】:F320
【正文快照】: 农业、农村、农民共称之为“三农”,在我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而“三农”问题正是阻碍我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卫玲;林毅夫:中国“三农”问题出路在哪?[J];发展;2002年10期
2 孔令举;亦谈“三农”问题[J];理论与当代;2004年01期
3 赖文燕;;我国“三农”问题形成的原因与解决途径[J];金融与经济;2008年12期
4 张西茹;;“三农”问题要发展需要职业教育做支撑[J];西北职教;2006年10期
5 朱林生;陈迁;;如何解决“三农”问题[J];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永胜;高校餐饮服务社会化战略选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曾晓东;;我国幼儿教育由单位福利到多元化供给的变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J];改革与战略;2008年11期
4 石磊;刘霞;;从全要素生产率(TFP)考察我国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熊惠平;“穷人经济学”下农村社区金融创新的高职对接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9期
6 唐敏;;贪婪法与动态规划法的博弈——分析任期对企业经理人行为的影响[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年08期
7 李晓春;试论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8 王文忠;赵宝清;;论我国资本市场的改革与发展[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乔强;;我国信用类债券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J];发展研究;2008年12期
10 郭宏;潘广伟;陈丽英;;国有上市公司管理层“寻租”对独立董事职能的制约[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和炳全;刘建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基于经济周期的递进演变的角度[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荣宁;;新中国社会阶层演变与民主监督制度建设[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尔惟;;基于“3E”原则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实践——以天津蓟县下营镇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屈波;;国有JC厂产权改革问题研究[A];科技创新与节能减排——吉林省第五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5 段进朋;王旭;;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深化市场改革[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6 傅尔基;;构建和谐社会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和谐型市场经济体制试探[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6)[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达;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和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张伟丽;区域经济增长俱乐部趋同:概念、识别及机制[D];河南大学;2009年
3 陈君文;中小型国企产权改革模式与绩效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4 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5 陆昂;转型时期中国政府投资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朱亚兵;产权竞争与国企改制[D];复旦大学;2008年
7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丁菊红;中国转型中的财政分权与公共品供给激励[D];复旦大学;2008年
9 陈飞飞;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研究—人口老龄化、政策选择和数值模拟[D];同济大学;2007年
10 檀江来;中国有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仪;高新技术企业的退出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2 樊晋峰;公共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6年
3 曾凯;中西方职业足球基本制度的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阎宇芳;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信息的缺失性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5 刘倩;基于民生视角的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6 李海斌;论职工持股载体的法律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冯春;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性与矛盾性[D];河南大学;2009年
8 李传;敌意收购问题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9 李自东;中国企业技术的发展[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10 乌云;农村小额信贷问题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贞;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探讨[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2 万树;“三农”问题的现状、原因与对策透析[J];农村经济;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建忠,王根红;试谈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剩余与解决途径[J];兵团职工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李东方;李俊波;;落实科学发展观 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J];农业与技术;2005年06期
3 艾君;;我看农民工与三农问题[J];企业文化;2006年05期
4 孙鑫;;试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原因及解决途径[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5 杨世兵,周小阳,黄号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分析[J];社科纵横;2004年04期
6 刘爱梅,秦学京;多元递进的城市化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J];理论探讨;2004年04期
7 梁洪江;我眼中的三农问题[J];创造;2005年02期
8 丁胜,詹梅生,许燕敏;对三农问题和农村城市化问题的若干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9 谭立群;三农问题的困境和出路[J];经济论坛;2004年07期
10 吴理财;三农问题的三种解释[J];决策;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可红;;略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途径[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2 王涛;;开发农村新市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罗学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浅谈[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李华;;就地转移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5 罗英;;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问题[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童星;林闽钢;;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A];中国扶贫论文精粹[C];2001年
7 张武;;“三农”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思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燕英;;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张岳红;;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吴世和;张树棠;;对解决当前困扰农民工问题的几点思考[A];山东省社会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新三农问题”不容忽视[N];中国财经报;2006年
2 ;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记者 张先国 李永升;农民有“三怕”“三怨”“三盼”[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4 余晓泓;关于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考[N];团结报;2003年
5 辛琳;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4年
6 尹冬华;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芬兰;苏州三农问题与对策[N];苏州日报;2009年
8 陈建波;三农问题与中国的经济发展[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9 孟卫力;武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实招[N];衡水日报;2008年
10 李国强 黄硕 张谊森 刘邦耀;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康文杰;农村剩余劳动力可持续转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4 沈金华;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杨思远;中国农民工的政治经济学考察[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7 田向利;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马捷;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内生技术进步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9 刘丹丹;控股股东占资行为的经济危害及解决途径初探[D];复旦大学;2006年
10 曹子玮;樊援的绳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畅军锋;三农问题影响及对策研究与小康社会建设[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王计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3 张家伶;农民抑或市民: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碧莲;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探索[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5 刘廷华;重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张艳娥;党的三代领导核心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路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7 吴小彬;论民国江西解决“三农问题”的探索[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张丽;农村剩余劳动力阶段式转移模式研究及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05年
9 刘淑波;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回顾与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罗晓东;四川三农问题突破与区域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简析“三农”问题的解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43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