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29 13:25
鉴于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在完善、弥补退耕还林补贴到期后的生态补偿方面的优势和对退耕还林工程资源的高度依赖性,推动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有效衔接不仅是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巩固、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履行国际减排承诺、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主体,必然成为退耕还林工程和森林经营碳汇项目的重要桥梁,其是否有效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是巩固、提升退耕还林工程成效,实现森林碳汇有效供给的关键。因而,深入剖析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供给理论、机制设计理论为主线,在对以往学者研究进行梳理、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了退耕农户参与森林经营碳汇项目行为分析框架,辨析了森林经营碳汇项目与REDD+机制、造林再造林项目、退耕还林工程的差异性,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不同组织模式下退耕农户、地方政府、项目业主之间的行为博弈以及退耕农户最优行为模式选择,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剖析了行为意愿的形成机理和资源禀赋、村域情境、项目制度对行为意愿的影响路径,基于生产要素理论探讨了林地投入和劳动力投入能力及其制约因素,基于机制设计理论从...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森林碳汇相关概念关系图
林业碳汇项目分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英俘获与大众俘获存在吗——来自森林碳汇扶贫的经验证据[J]. 龚荣发,曾维忠.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2]农户退耕成果维护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J]. 杨娜,李桦,孙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地方政府推广市场化生态补偿式扶贫的理论作用与实践确认[J]. 王晓莉,徐娜,王浩,朱秋鹰,王建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8)
[4]政府推动背景下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的制约因素研究[J]. 龚荣发,曾维忠. 资源科学. 2018(05)
[5]河北丰宁林业碳汇及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J]. 何树臣,马树恩,宋伟,王智慧. 林业经济. 2017(11)
[6]退耕还林政策交替期补偿到期农户复耕意愿研究[J]. 任林静,黎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1)
[7]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市场化途径选择——基于碳汇生产与碳汇交易视角的思考[J]. 缪幸山.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
[8]农户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预期及其影响因素——以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和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王一超,郝海广,翟瑞雪,刘淑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9]比较视角下退耕还林补偿的农村经济福利效应——基于陕西省79个退耕还林县的实证研究[J]. 李国平,石涵予. 经济地理. 2017(07)
[10]“REDD+”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计露萍,周国模,顾蕾,王磊. 世界农业. 2017(06)
博士论文
[1]森林碳汇供给的激励机制研究[D]. 周伟.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中国REDD+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D]. 雪明.北京林业大学 2014
[3]REDD+机制参与碳交易的理论研究及路径设计[D]. 郗婷婷.东北林业大学 2014
[4]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炜.东北林业大学 2012
[5]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 柯水发.北京林业大学 2007
[6]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 何承耕.福建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REDD+机制下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碳汇计量与其影响分析[D]. 计露萍.浙江农林大学 2017
[2]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 褚宏洋.山东农业大学 2016
[3]农户碳汇交易项目评价及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洪明慧.浙江农林大学 2016
[4]云南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及市场构建研究[D]. 周金杰.云南财经大学 2016
[5]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后续补偿问题研究[D]. 张璇.北京林业大学 2016
[6]我国林业生态补偿的绩效评价[D]. 张辉.浙江理工大学 2016
[7]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赵焜.东北农业大学 2013
[8]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发展对策研究[D]. 李丹丹.东北林业大学 2013
[9]基于区域森林碳汇能力的我国碳汇林业发展研究[D]. 康凯丽.北京林业大学 2012
[10]北京市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桂涛.北京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4743
【文章来源】: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1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森林碳汇相关概念关系图
林业碳汇项目分类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英俘获与大众俘获存在吗——来自森林碳汇扶贫的经验证据[J]. 龚荣发,曾维忠.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2019(01)
[2]农户退耕成果维护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J]. 杨娜,李桦,孙熠.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3]地方政府推广市场化生态补偿式扶贫的理论作用与实践确认[J]. 王晓莉,徐娜,王浩,朱秋鹰,王建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8)
[4]政府推动背景下森林碳汇项目农户参与的制约因素研究[J]. 龚荣发,曾维忠. 资源科学. 2018(05)
[5]河北丰宁林业碳汇及市场化生态补偿实践[J]. 何树臣,马树恩,宋伟,王智慧. 林业经济. 2017(11)
[6]退耕还林政策交替期补偿到期农户复耕意愿研究[J]. 任林静,黎洁.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11)
[7]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的市场化途径选择——基于碳汇生产与碳汇交易视角的思考[J]. 缪幸山.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7(05)
[8]农户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预期及其影响因素——以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和六盘山自然保护区为例[J]. 王一超,郝海广,翟瑞雪,刘淑芳.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9]比较视角下退耕还林补偿的农村经济福利效应——基于陕西省79个退耕还林县的实证研究[J]. 李国平,石涵予. 经济地理. 2017(07)
[10]“REDD+”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计露萍,周国模,顾蕾,王磊. 世界农业. 2017(06)
博士论文
[1]森林碳汇供给的激励机制研究[D]. 周伟.华南农业大学 2016
[2]中国REDD+项目管理体系的构建[D]. 雪明.北京林业大学 2014
[3]REDD+机制参与碳交易的理论研究及路径设计[D]. 郗婷婷.东北林业大学 2014
[4]大小兴安岭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 李炜.东北林业大学 2012
[5]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 柯水发.北京林业大学 2007
[6]多时空尺度视野下的生态补偿理论与应用研究[D]. 何承耕.福建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REDD+机制下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项目的碳汇计量与其影响分析[D]. 计露萍.浙江农林大学 2017
[2]森林碳汇经济价值评估及影响因素研究[D]. 褚宏洋.山东农业大学 2016
[3]农户碳汇交易项目评价及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D]. 洪明慧.浙江农林大学 2016
[4]云南省森林碳汇潜力分析及市场构建研究[D]. 周金杰.云南财经大学 2016
[5]基于农户意愿的退耕还林后续补偿问题研究[D]. 张璇.北京林业大学 2016
[6]我国林业生态补偿的绩效评价[D]. 张辉.浙江理工大学 2016
[7]黑龙江省森林碳汇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 赵焜.东北农业大学 2013
[8]黑龙江省森林碳汇发展对策研究[D]. 李丹丹.东北林业大学 2013
[9]基于区域森林碳汇能力的我国碳汇林业发展研究[D]. 康凯丽.北京林业大学 2012
[10]北京市林农参与林业合作组织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桂涛.北京林业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4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464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