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十八洞村传统村落田园综合体资源与产业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7 12:19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不均衡的现状日益显现。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一体化问题,我国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正在积极的推动区域融合化发展,努力研究和探讨偏远村落的发展模式,力求打造独特的区域发展规划。自2017年田园综合体的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对这一改造传统村落的新方法新思路开展了生动的实践。到目前为止,已有9个省份规划了10个试点村落建设了不同风格不同标准的田园综合体,在具体实践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这样的背景下着重研究了传统村落的现状和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模式,提出借助于田园综合体的乡村发展模式进行脱贫攻坚,发展传统村落的特色经济和文化产业。本论文属于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乡村田园综合体产业模式优化与示范》的子课题,该项研究对于探索乡村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调研了国内外经典的偏远村落打造乡村田园综合体的过程中的实践经验。着重探讨了对传统村落进行田园综合体打造的过程中,如何根据自身资源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分析和阐述了传统村落的现状,包括人文环境和经济环境,并对中国传统村落的独有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揭示了由于传统村落的信息流不对...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十八洞村传统村落田园综合体资源与产业优化研究


旅游圈的空间分布模式

农村发展,韩国,阶段,农村


十八洞村传统村落田园综合体资源与产业优化研究·4[13~16]:图1.2反映了韩国新农村发展的五个阶段,韩国政府倡导的新农村发展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其中第一阶段主要集中在1970年至1973年,主要举措表现为村落修筑道路、修葺居住房屋以及农作物的种植。第二阶段主要举措是进行农田等水利基础设施建筑和完善,发展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时间为1974至1976年左右。第三阶段发生在1970年至1980年之间,主要表现为城乡差距缩小,政府加大农村的投资力度,区域间合作增强,农村的产业变得丰富起来,包括畜牧业、新型农业、产品加工业、特色种植业、农村工业等等,在此期间,农村引入了大量多元化的产业,使得农村的收入显著提升。第四阶段是在第三阶段的基础上政府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布局,发展多元化经营促进增收。第五阶段主要致力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城乡发展进一步融合,居民的社会道德、法治理念得到强化。韩国各种类型的村落通过新农村发展战略实现了居民收入的大幅度提升、目前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基本可以与城市居民持平。通过新农村发展战略,韩国农村完善了农田灌溉、发电、污水净化、医疗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村落的宜居程度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图1.2韩国新农村发展的五个阶段日本的现代化农村发展历程[17~20]:日本早在1955年提出了新农村建设概念,主张由国家进行统筹安排,财政部资金支持,村民积极参与、发扬自主性和创新性,自上而下推进农民和政府合作,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和农村经营水平。日本的新农村建设推动了农户联合经营模式。政府和农村居民相互协作,共同协商振兴计划。加强农村的电力、水利、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基础建设。1967年日本制定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继续加大农村生产和公共设施?

农业自动化,日本,村落,综合体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5图1.3日本典型村落风光(左)和日本农业自动化程度高(右)1.2.2国内新农村田园综合体的发展探索近些年来,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新农村的发展和田园综合体的构建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和探索。如周敏在文献[21]中梳理了国内外城乡关系理论和阶段演进过程,详细解析了田园综合体的价值内涵和运行内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田园综合体可以显著促进我国城乡之间的生产要素流动,是打造城乡空间价值体系的新载体。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和发展应该以区域合作,互惠共赢的方向开展。尽量避免农业旅游化、农民剥夺化的情况发生。许增巍在文献[22]中从生产、生活和生态三个视角下探讨了田园综合体的价值内涵。文章指出,田园综合体主要表现为农业供给侧改革下的农业规模聚集和产业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应该突出特色,做好土地规模经营和产业融合。以农民为本,改善农村环境和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实现产业生态化发展。朱明芬和张公望在文献[23]中以浙江鲁家田园综合体为例,阐述了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过程。其依托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户的经营模式,将全村13个自然村统筹规划,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目前已完成招商20亿元以上。文献[24]以梧州市思良江乡村旅游区规划为例,详细介绍了在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乡村旅游区的规划方法。文章提出农业+的发展模式,坚持构建以农业为本,打造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生态体系和服务体系的基础体系,为其他类似地区的田园综合体构造和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国内以田园或者乡村综合体形式打造传统村落的实践案例数不胜数,其中成效显著的有黑龙江省富锦市稻海田园综合体[25]、株洲市天元区响水村田园综合体[26]、汉中市西乡樱桃沟乡村旅游综合体[27]、广州市远郊村乡村综合体[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型城乡关系下田园综合体价值内涵与运行机制[J]. 周敏.  规划师. 2018(08)
[2]田园生态圈构想下的田园综合体规划对策[J]. 杜立柱,杨韫萍,杜昊霖.  规划师. 2018(08)
[3]破解田园综合体建设的用地瓶颈——以浙江省鲁家田园综合体为例[J]. 朱明芬,张公望.  中国土地. 2018(07)
[4]三生视角下田园综合体的价值内涵及建设体系构建[J]. 许增巍.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11)
[5]富锦“生产+加工+科技”模式引领现代农业发展[J]. 乔仁慧.  农药市场信息. 2018(13)
[6]中国新时代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J]. 刘彦随.  地理学报. 2018(04)
[7]绿色发展与田园综合体建设:模式、经验与路径[J]. 刘竞文.  世界农业. 2018(02)
[8]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形式——田园综合体[J]. 史云,杨相合,谢海英,张琪,李壑清,葛文光.  江苏农业科学. 2017(24)
[9]田园综合体目标导向下乡村旅游区规划建设——以思良江乡村旅游区规划(2017—2021)为例[J]. 袁媛.  规划师. 2017(12)
[10]乡村文化旅游综合体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评价模型构建——以江西省为例[J]. 卢杰,闫利娜.  企业经济. 2017(07)

硕士论文
[1]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农村牧区公路路政管理问题研究[D]. 陶格陶锁.内蒙古大学 2017
[2]广州市远郊村规划发展策略研究[D]. 秦勇.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株洲市天元区响水村“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D]. 郭妮莎.湖南工业大学 2016
[4]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研究[D]. 李美云.内蒙古大学 2016
[5]都江堰天马农旅综合体开发条件及路径研究[D]. 叶春东.成都理工大学 2016
[6]古村落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 欧阳铁铸.广西大学 2015
[7]汉中市西乡樱桃沟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研究[D]. 王凡.成都理工大学 2014
[8]城市近郊区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 邱磊.西南大学 2010
[9]基于遗传算法的路径诱导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杨文轩.华中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008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008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c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