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多重压力对甘南高原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2-01-16 14:46
  消除贫困不仅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大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现实要求。甘南高原作为典型的重点生态功能区与深度贫困区,面临着“贫困-生态退化-生态服务功能锐减”的严峻挑战。农户作为该区生态环境的维系者与受益者,往往面临着多重压力的冲击,使其极易陷入贫困。农户的贫困程度不仅影响着该区主体功能的发挥,更影响着该区的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地处青藏高原东缘的甘南高原为例,基于农户调查数据,从环境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三个维度分析了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农户面临的生计压力,利用FGLS广义三阶最小二乘法从当期收入、生计资本、地理要素等方面测度了不同区域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并采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多重生计压力对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结果发现:(1)甘南高原农户面临的生计压力存在交互影响,其面临最主要和最严重的压力为经济压力中的家人患病压力和子女学费开支高的压力。点状开发城镇中面临“环境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的农户最多,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中面临“环境压力+经济压力”的农户最多。面临“环境压力+经济压力+社会压力”的低收入农户最多,面临“环境压力+经济压力”的中等收入和...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多重压力对甘南高原农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


多重生计压力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分析框架

技术路线图,绪论


研究技术路线图

概况,随机选择


2研究区、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11图2-1研究区概况Fig.2-1Thestudyarea.2.2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2017年10月,课题组成员对甘南高原所辖合作市、夏河县、碌曲县、玛曲县、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随机选择五个村(恰仓村、安果村、耿萨村、黑户村、大草滩村、羊化村),每个村庄随机选择十户进行了预调查,并在相关部门收集了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关研究资料。2018年2-6月展开正式调查,正式调查过程中采用调查问卷、观察法、小型座谈会等参与式农村评估(PRA)方法来获取研究所需数据。为保证调查的顺利进行,特别聘请了当地在校大学生作为语言翻译。入户调查中,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受访农户,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个村,每个村随机选择20户进行面对面访谈,共调查600户农户,剔除信息不全的问卷,收回有效问卷573份,问卷有效率达95.83%。其中,点状开发城镇57户、禁止开发区183户、限制开发区333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J]. 黄征学,高国力,滕飞,潘彪,宋建军,李爱民.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9)
[2]基本公共服务可获得性的农村贫困效应检验:基于增长效应与分配效应的双重审视[J]. 朱盛艳,李瑞琴.  农村经济. 2019(08)
[3]家庭负债与农户家庭贫困脆弱性——基于CHIP2013的经验证据[J]. 张华泉,申云.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9)
[4]农户土地流转对其正规金融信贷可得性的影响——基于two-part model的实证分析[J]. 卫丽君,李世平,孙博鸿,骆蓉.  特区经济. 2019(07)
[5]农村持久多维贫困测量与分析——基于贵州普定县三个行政村2004—2017年的普查数据[J]. 程晓宇,陈志钢,张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7)
[6]金融可得性与异质性农户创业[J]. 项质略,张德元.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7]新疆准噶尔盆地未开垦盐碱地土壤重金属评价及其来源[J]. 米晓军,任雯,雒琼,马健.  干旱区研究. 2019(04)
[8]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户生计可持续及其动态风险研究[J]. 孙晗霖,刘新智,张鹏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2)
[9]社会资本、收入多样化与农户贫困脆弱性[J]. 徐戈,陆迁,姜雅莉.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9(02)
[10]易地扶贫搬迁减少了贫困脆弱性吗?——基于8省16县易地扶贫搬迁准实验研究的PSM-DID分析[J]. 宁静,殷浩栋,汪三贵,王琼.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11)

博士论文
[1]农户农业生产要素可得性及其对农业收入的影响研究[D]. 李瑞琴.西南大学 2015
[2]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D]. 罗蓉.西南财经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9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59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d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