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9:38
家庭与学校是学生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域,对学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家庭与学校的相互协作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农村小规模学校通常处于偏僻、经济不发达的区域,其学校与家庭的资本都较为薄弱。通过家校合作,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与家庭之间实现资本利用最大化和优势集中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小规模学校学生的家庭教育意识、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是制约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而农村小规模学校具有“班级小、人数少”和镶嵌于村落之中的特点,使其家校合作具有天然优势,这些优势是大规模学校所不能比拟的,通过开展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意识、理念和方法。抽取山东省9所农村小规模学校,以这些学校的75名教师和360名学生家长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和访谈,从家校合作意识、实践、效果三个维度探析目前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中教师与学生母亲交流更多,父亲角色相对缺失、家长与班主任交流较多,普通教师参与度不高、学生定位偏差,地位被弱化;家长更关注学生成绩,教师较为关注学生综合发展;合作方式偏向传统,对于合作新方式应用效果有待提升、专业工具应用度不高;家校合作的频率较...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基地
(二)家校合作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完善亟需基于实证的深度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深化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相关理论
(二)为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家校合作提供实践参考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
(二)家校合作
四、文献综述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
(二)家校合作研究
(三)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简评
五、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点
六、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一)教师基本情况
(二)家长基本情况
三、研究工具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认识层面
(一)教师与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基本达成共识
(二)教师与家长均认为家校合作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二、实践层面
(一)合作对象的倾向性
1.教师与学生母亲交流更多,父亲角色相对缺失
2.家长与班主任沟通较多,普通教师参与度不高
3.家校合作中学生主体定位偏差,学生地位弱化
(二)合作内容的差异性
1.教师更关注学生综合发展
2.家长更关注学生成绩
(三)合作方式与工具的传统性
1.合作方式日渐多元,但新方式应用效果有待提升
2.合作工具日益增多,但专业工具应用度不高
(四)合作数量的低频性
三、效果层面
(一)对提升学生素养有一定作用,但程度有待加深
(二)对促进家长与教师科学互动大有裨益,但互动深度尚需加强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文化资本不足,削弱了家校合作的文化基底
(一)学校文化资本薄弱,减弱家校合作引领作用
1.学校家校合作文化建设落后,影响合作氛围形成
2.学校合作制度不完善,影响合作效果
(二)家庭文化资本匮乏,制约家长合作水平
1.“场域”“习性”不同,限制家长合作话语权
2.语言代码冲突,弱化家长合作意愿
3.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抑制家长参与意愿
(三)乡村文化式微,降低家校合作的天然血脉
二、经济资本不足弱化了家校合作的物质基础
(一)学校经济资本不足
1.制约教师数量补充,影响家校合作频率与深度
2.制约合作工具购买,局限家校合作方式
(二)家庭经济资本薄弱
1.限制专业工具使用,限定家校沟通方式
2.制约家长职业选择,局限家校合作频率
3.限制父母工作场域,影响父亲角色参与
三、社会资本不足降低了家校合作的社会根基
(一)制约社会关系网规模,导致家校合作封闭化
(二)限制关系网的数量,影响合作的外部支持
第五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质量提升的路径
一、内部机制建设
(一)制定科学的家校合作制度,提高家校合作质量
1.制定适宜本校的家校合作评价制度
2.构建农村小规模学校合作委员会
3.设立家校合作专项资金制度
4.规范家长委员会合作平台
(二)遵循农村小规模学校儿童特点,构建多元合作内容
1.学业成就和思想道德双管齐下
2.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齐头并进
3.人际关系与行为习惯并肩前行
(三)依托“小规模”优势,深化家校合作方式
1.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延续与深化
2.“互联网+”时代新型合作方式的开发与利用
(四)构建“专家引领+学校主导+家长反思”的家校合作培训体系
1.专家引领
2.学校主导
3.家长反思
二、外部保障措施
(一)促使村落担负起支持家校合作的基础责任
1.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家校合作中的公共服务功能
2.结合村落资源,拓展家校合作教育空间
(二)发挥地方师范院校家校合作专业引领作用
(三)加大地方政府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扶持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校合作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 张和平,刘永存,吴贤华,张青根.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1)
[2]系统论视域下的家校合作:目标、类型与活动规划[J]. 张霄.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2)
[3]家庭文化资本真的利于孩子形塑良好惯习吗?——家长教育参与和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J]. 刘天元,王志章.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1)
[4]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政策、学校行动与研究支撑[J]. 吴重涵,张俊.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J]. 张学敏,赖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06)
[6]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评估——基于反贫困理论视角[J]. 李玲,朱海雪,陈宣霖. 教育研究. 2019(10)
[7]布迪厄“场域-惯习”视域下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J]. 黄俊官. 当代教育科学. 2019(09)
[8]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结构矛盾与改革方略[J]. 王晓生,邬志辉.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9)
[9]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基于美国的经验和启示[J]. 赵丹,陈遇春.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7)
[10]学校主导型家校合作与社会资本生产——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J]. 张雯闻,方征. 教育学术月刊. 2019(02)
博士论文
[1]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陈飞.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 张雪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农村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丽囡.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资本对家校关系的影响研究[D]. 赵雪丽.江南大学 2018
[3]俄罗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策略研究[D]. 韩雪云.东北师范大学 2018
[4]家长参与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研究[D]. 吕珂漪.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下家校合作的研究[D]. 陈文洋.湖北大学 2018
[6]农村中学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 谷腾飞.河北大学 2017
[7]家长“进”课堂—农村学校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质性研究[D]. 谢甜甜.南京师范大学 2017
[8]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的实践研究[D]. 赵沛沛.山东师范大学 2016
[9]社会分层视域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 徐静.湖北大学 2016
[10]小学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忠贤.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52254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基地
(二)家校合作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
(三)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完善亟需基于实证的深度研究
二、研究意义
(一)深化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相关理论
(二)为农村小规模学校进行家校合作提供实践参考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
(二)家校合作
四、文献综述
(一)农村小规模学校研究
(二)家校合作研究
(三)农村学校家校合作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简评
五、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点
六、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一)教师基本情况
(二)家长基本情况
三、研究工具
第三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的现状与问题
一、认识层面
(一)教师与家长对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基本达成共识
(二)教师与家长均认为家校合作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
二、实践层面
(一)合作对象的倾向性
1.教师与学生母亲交流更多,父亲角色相对缺失
2.家长与班主任沟通较多,普通教师参与度不高
3.家校合作中学生主体定位偏差,学生地位弱化
(二)合作内容的差异性
1.教师更关注学生综合发展
2.家长更关注学生成绩
(三)合作方式与工具的传统性
1.合作方式日渐多元,但新方式应用效果有待提升
2.合作工具日益增多,但专业工具应用度不高
(四)合作数量的低频性
三、效果层面
(一)对提升学生素养有一定作用,但程度有待加深
(二)对促进家长与教师科学互动大有裨益,但互动深度尚需加强
第四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文化资本不足,削弱了家校合作的文化基底
(一)学校文化资本薄弱,减弱家校合作引领作用
1.学校家校合作文化建设落后,影响合作氛围形成
2.学校合作制度不完善,影响合作效果
(二)家庭文化资本匮乏,制约家长合作水平
1.“场域”“习性”不同,限制家长合作话语权
2.语言代码冲突,弱化家长合作意愿
3.家长教育观念落后,抑制家长参与意愿
(三)乡村文化式微,降低家校合作的天然血脉
二、经济资本不足弱化了家校合作的物质基础
(一)学校经济资本不足
1.制约教师数量补充,影响家校合作频率与深度
2.制约合作工具购买,局限家校合作方式
(二)家庭经济资本薄弱
1.限制专业工具使用,限定家校沟通方式
2.制约家长职业选择,局限家校合作频率
3.限制父母工作场域,影响父亲角色参与
三、社会资本不足降低了家校合作的社会根基
(一)制约社会关系网规模,导致家校合作封闭化
(二)限制关系网的数量,影响合作的外部支持
第五章 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质量提升的路径
一、内部机制建设
(一)制定科学的家校合作制度,提高家校合作质量
1.制定适宜本校的家校合作评价制度
2.构建农村小规模学校合作委员会
3.设立家校合作专项资金制度
4.规范家长委员会合作平台
(二)遵循农村小规模学校儿童特点,构建多元合作内容
1.学业成就和思想道德双管齐下
2.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齐头并进
3.人际关系与行为习惯并肩前行
(三)依托“小规模”优势,深化家校合作方式
1.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延续与深化
2.“互联网+”时代新型合作方式的开发与利用
(四)构建“专家引领+学校主导+家长反思”的家校合作培训体系
1.专家引领
2.学校主导
3.家长反思
二、外部保障措施
(一)促使村落担负起支持家校合作的基础责任
1.发挥村民委员会在家校合作中的公共服务功能
2.结合村落资源,拓展家校合作教育空间
(二)发挥地方师范院校家校合作专业引领作用
(三)加大地方政府对农村小规模学校家校合作扶持力度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校合作对学业表现的影响——学习投入的中介作用[J]. 张和平,刘永存,吴贤华,张青根. 教育学术月刊. 2020(01)
[2]系统论视域下的家校合作:目标、类型与活动规划[J]. 张霄.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2)
[3]家庭文化资本真的利于孩子形塑良好惯习吗?——家长教育参与和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J]. 刘天元,王志章. 教育科学研究. 2019(11)
[4]制度化家校合作的国际比较:政策、学校行动与研究支撑[J]. 吴重涵,张俊.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1)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小规模学校教师精准补充机制研究[J]. 张学敏,赖昀.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9(06)
[6]义务教育人力资本发展评估——基于反贫困理论视角[J]. 李玲,朱海雪,陈宣霖. 教育研究. 2019(10)
[7]布迪厄“场域-惯习”视域下中学教师身份认同的构建[J]. 黄俊官. 当代教育科学. 2019(09)
[8]乡村教师职称评聘的结构矛盾与改革方略[J]. 王晓生,邬志辉.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9)
[9]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基于美国的经验和启示[J]. 赵丹,陈遇春. 中国教育学刊. 2019(07)
[10]学校主导型家校合作与社会资本生产——基于CEPS的实证研究[J]. 张雯闻,方征. 教育学术月刊. 2019(02)
博士论文
[1]农村小规模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 陈飞.东北师范大学 2018
[2]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政策研究[D]. 张雪艳.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农村家长参与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 张丽囡.华东师范大学 2019
[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资本对家校关系的影响研究[D]. 赵雪丽.江南大学 2018
[3]俄罗斯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策略研究[D]. 韩雪云.东北师范大学 2018
[4]家长参与对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庭文化资本的影响研究[D]. 吕珂漪.华东师范大学 2018
[5]文化资本理论视角下家校合作的研究[D]. 陈文洋.湖北大学 2018
[6]农村中学家校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D]. 谷腾飞.河北大学 2017
[7]家长“进”课堂—农村学校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质性研究[D]. 谢甜甜.南京师范大学 2017
[8]家校合作提升农村家长教育素养的实践研究[D]. 赵沛沛.山东师范大学 2016
[9]社会分层视域中家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D]. 徐静.湖北大学 2016
[10]小学教师对家校合作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陈忠贤.华东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6522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652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