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当前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努力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新形势下 ,中国的“三农”问题再一次成为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破解中国“三农”问题比以往更迫切地需要作出战略调整、理论创新和新鲜经验的总结。这里选刊的几篇专家文章 ,综合、系统、全面地剖析了我国“三农”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不同角度提出解决方略。郑有贵从我国“三农”问题的纵向历史演进中 ,描述了“三农”问题的阶段性特征 ,归纳和评述了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历史印迹的政策措施及路径。从分析“二元结构”的影响入手 ,牛若峰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选择和十条政策建议。夏英则立足于多元因素的作用 ,从不同侧面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 ,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路径和基本手段。除了专家根植于中国国情的分析和讨论外 ,李成贵、徐志全通过中外对比研究 ,分别使读者了解到中国“三农”问题的“非典型”性结构特征和应遵循的一般发展规律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三农”问题 阶段特征 战略选择 现实路径 对比研究
【分类号】:F320.3
【正文快照】: 我国的“三农”问题 ,在不同时期 ,重点不同。总的来看 ,长期积累起来的表现是农业、农民、农村不发达 ,现代化程度低 ,发展 (比城市 )严重滞后 ,广大农村基本上仍是农业社会 ,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很大 ,多数贫困人口是在农村。农民收入低、增收难 ,是当前国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柯珍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农民增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2 李妍;;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破题“三农”一个都不能少[J];经济师;2011年09期
3 李然;;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并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1年15期
4 李付良;;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金钥匙[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3期
5 赵海斌;陈琛;;浅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三农”问题的现状和解决思路[J];学周刊;2011年10期
6 何艳;刘伟;;日本农业发展对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经验借鉴[J];现代商业;2011年20期
7 朱春燕;;关于优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顶层设计的思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04期
8 刘新;;农业多功能性演化与“三农”问题探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9 李美权;王丹丹;;现代化农业视域下的农村经济发展策略探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7期
10 黄斯克;;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龙;;经济公正:“三农”问题的伦理探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戴健华;吕健丞;;构建科技支撑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3 王玉屏;陈泽军;;如何把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4 毛丽玉;;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以福建闽侯洋里乡为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5 王子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玉洁;张燕;杨焱;刘艳红;;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7 张景宽;;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李启英;;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贡献[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郑炎成;夏春萍;;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解决之道[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周建锋;;“两个飞跃”思想与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契合与实践构想[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浩邦(作者单位:南宁市社科联);“三农”问题刍议[N];广西日报;2005年
2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透视[N];经济参考报;2005年
3 王超;“三农”问题现状及解决途径[N];济宁日报;2005年
4 王广生;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N];临汾日报;2005年
5 记者 付丹;破解“三农”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N];团结报;2005年
6 张志星;破解“三农”问题重在创新[N];闽西日报;2008年
7 本报评论员;“三农”问题:彝州工作的重中之重[N];楚雄日报(汉);2008年
8 本报记者 邹伟军;“三农”问题 全局之重[N];九江日报;2008年
9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山西省省政协原主席 刘泽民;要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N];山西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郑黎;“三农”问题让委员动“情”动“脑”[N];长春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史向军;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滕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崔元锋;武汉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农民问题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叶堂林;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年
8 胡映兰;新时期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演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霄鸣;美国农业保护政策及其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杨进;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性制约因素分析及现实路径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常正国;浅议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邦祥;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4 钟进;湖南省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杨飞;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D];安徽大学;2005年
6 汪田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三农”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5年
7 蒙锡岗;“三农”问题的哲学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8 潘秀红;略论建国以来党探索“三农”问题的历程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t
本文编号:500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500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