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2 02:04

  本文关键词: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龙潭街道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进,我国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则会面临着失业、失地的问题,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的不稳定。虽然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每个地区都出台了许多关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相关办法,但目前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仍然存在广大的中国城乡当中,大量失地农民在土地补偿、养老、医疗、就业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许多新的实际问题,在部分地区,失地农民与基层政府之间的矛盾也比较严重,形势不容乐观。因此,持续研究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对于维持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成都市龙潭地区属于典型的城乡结合部,是成都市东区建设的主战场,是前往新都、金堂等周边地区的必经之路。近年,成都市政府加大了城东的开发速度。2011年以来作为“北改建新示范区”的中心区域,龙潭地区将建成都市第一个完全按照城乡一体化要求设计的功能最完善、占地3000亩的魅力新城。 对失地农民而言,最关心的就是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诸多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本文通过实地走访以及农户访谈,深入调查了成都市龙潭地区失地农民在集体土地被征用,房屋拆迁过程中的生活与社会保障的现实情况。并结合成都市当前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龙潭街道失地农民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具体分析了失地农民在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以及失业保障等方面的状况与问题。分析出了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1)土地补偿费用偏低(2)土地补偿金迟迟不到位(3)失地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迅速(4)失地农民就业形式单一。总结出了影响龙潭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以产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不尽合理(2)失地农民土地征收补偿程序不完善(3)政府财政保障金投入力度不足(4)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原因。 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4方面的建议(1)多元化保障制度,建立统一的补偿标准,进一步理清“补偿”与“保障”的关系;增加保障内容,将失地农民子女教育等问题纳入保障体系。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是多元的,内容丰富的,不仅仅局限在养老、医疗等方面还可以在就业教育等领域进行保障。(2)完善管理程序,完善不合理的征地程序,让农民的意见能纳入征地过程,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管理程序。(3)加大政府对失地农民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力度,增加保障内容,设立基金,改变补偿方式;统一补偿标准,提高补偿水平;严格规定补偿金不落实,不得征收土地,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结构可以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参考,甚至高于其水平。(4)增强失地农民就业培训的针对性,失地农民的具体情况也多种多样,应该分年龄,分层次的进行教育培训,而不是笼统的指导。提出的这些建议旨在促进地方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龙潭街道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20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基本概念界定12-13
  • 1.2.1 失地农民12
  • 1.2.2 社会保障12-13
  • 1.3 文献综述13-18
  • 1.3.1 国外研究综述13-15
  • 1.3.2 国内研究综述15-17
  • 1.3.3 研究评述17-18
  •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18
  • 1.4.1 研究目标18
  • 1.4.2 研究内容18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8-20
  • 1.5.1 研究方法18-19
  • 1.5.2 研究思路19-20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20
  • 2 理论基础20-22
  • 2.1 城市化理论20-21
  • 2.2 地租理论21
  • 2.3 可持续生计理论21-22
  • 3 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概况22-25
  • 3.1 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建立22-23
  • 3.2 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内容23-25
  • 3.2.1 保障对象23
  • 3.2.2 保障方式23-24
  • 3.2.3 保障水平24-25
  • 3.3 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的运行25
  • 4 龙潭地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与分析25-42
  • 4.1 调查设计25-27
  • 4.1.1 数据来源26
  • 4.1.2 问卷设计26
  • 4.1.3 样本分布26-27
  • 4.2 龙潭街道现状27-33
  • 4.2.1 基本情况27-29
  • 4.2.2 土地征用情况29-30
  • 4.2.3 社会保险情况30
  • 4.2.4 就业情况30-31
  • 4.2.5 失地农民对征地补偿满意度31-33
  • 4.3 成功经验33-37
  • 4.3.1 养老保障33-34
  • 4.3.2 医疗保障34-35
  • 4.3.3 失业保障35-36
  • 4.3.4 最低生活保障36-37
  • 4.4 存在的问题37-40
  • 4.4.1 政府土地赔偿费用偏低37-38
  • 4.4.2 当地土地补偿金不到位38
  • 4.4.3 失地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增长过快38-39
  • 4.4.4 失地农民就业形式单一39-40
  • 4.5 原因分析40-42
  • 4.5.1 以产值作为征地补偿标准不尽合理40
  • 4.5.2 征收补偿程序不完善40-41
  • 4.5.3 财政保障资金投入力度不足41-42
  • 4.5.4 失地农民自身受教育程度低42
  • 5 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建议42-47
  • 5.1 多元化保障制度42-43
  • 5.1.1 统一补偿标准42-43
  • 5.1.2 增加保障内容43
  • 5.2 完善管理程序43-44
  • 5.2.1 完善征地程序43-44
  • 5.2.2 完善社会保障管理程序44
  • 5.3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44-45
  • 5.3.1 增加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44-45
  • 5.3.2 补偿金不落实,不得征收土地45
  • 5.4 增强就业培训针对性45-47
  • 5.4.1 设立培训班,分类指导45-46
  • 5.4.2 发展专业劳务机构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附录50-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正红;叶剑平;;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路径选择[J];城市问题;2007年05期

2 张时飞;唐钧;占少华;;以土地换保障: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可行之策[J];红旗文稿;2004年08期

3 徐琴;农村土地的社会功能与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J];江海学刊;2003年06期

4 樊小钢;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47期

5 成得礼,董克用;城乡结合部(北京市)“失地农民”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科学;2004年04期

6 闫艾茹;对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J];理论探索;2003年05期

7 宋斌文,荆玮;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理论探讨;2004年03期

8 孙永禄;杨一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基于重庆、成都两市的调查分析[J];农村经济;2008年02期

9 马驰,张荣;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J];农业经济;2004年03期

10 刘家强;罗蓉;石建昌;;可持续生计视野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基于成都市的调查与思考[J];人口研究;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10160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0160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b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