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存难点与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的现存难点与对策研究
【摘要】:产业转型既是推进中国新型工业化的根本要求,又是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东北地区产业经过十多年的转型发展,其经济发展速度、规模、水平、层次、结构和质量等均有较大幅度提升。但当中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阶段时,面对"三期叠加"内外部因素和环境的变化,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固有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矛盾日益凸显。在这一转型发展特定时期,迫切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培养高层次人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摆脱东北地区产业转型发展困境。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产业转型 沉没成本 技术创新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北地区制造业创新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09BJL056)
【分类号】:F127
【正文快照】: 东北地区的产业结构多以资源型产业为主,自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以来,产业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但面对“三期叠加”外部环境的刚性约束以及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经济下行压力陡然加大,东北地区(三省一区)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等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产业经济指标增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工,陈暄,徐永诚;论技术创新的制度决定[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7期
2 戴雪峰;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J];经济论坛;2000年03期
3 张红霞;关于技术创新的几个问题[J];经济师;2000年05期
4 余敬,董青;技术创新新论:生态技术创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3期
5 娄炳林;加强技术创新 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发展后劲[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4期
6 刘东南;上海、深圳两地技术创新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5期
7 杨忠泰;技术创新辨析[J];理论导刊;2000年06期
8 金荣学,钟书华,卢凯波;技术创新组织的比较分析[J];软科学;2000年02期
9 付文明;技术创新与企业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0年03期
10 ;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J];中国经贸导刊;200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代文冰;;技术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2 谈新敏;宋保林;;论技术创新人文化的价值[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3 马常娥;;技术创新:韩国的经验及其启迪[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徐继开;徐力;;加强技术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A];2002年全国自然辩证法学术发展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毛洪建;彭福扬;;技术创新生态化——人类文明转型之路[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宏伟;王红梅;;浅议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7 陈雯雯;;新形势下的技术创新与国际化[A];济宁市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论文选编[C];2005年
8 曲永义;;论技术创新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9 崔太康;;美日德三国技术创新制度比较和启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10 施宏伟;郭君;;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陕西技术创新体系重构研究[A];陕西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13年优秀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润生;政府要扶持产业技术创新[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2 李昌华 杨素敏 王德立;重视科技创新[N];广西日报;2007年
3 黄凯旋;促进技术创新的和谐发展[N];广州日报;2007年
4 郭新民;强化技术创新体系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N];联合日报;2006年
5 杨启先;以技术创新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N];学习时报;2007年
6 郭秀玉;重点扶持技术创新[N];珠海特区报;2007年
7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 戚文海;如何客观评价经济转轨以来俄罗斯的技术创新[N];远东经贸导报;2009年
8 记者 高家宽 通讯员 沈瑞雄 陈杰;把技术创新作为转型升级“加速器”[N];嘉兴日报;2009年
9 王素莲 靳共元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民企亟待技术创新[N];发展导报;2000年
10 邢文增;国外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启示[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迟宝旭;中国技术创新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2年
2 何骏;技术创新的国际互动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曹静;区域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5 曾方;技术创新中的政府行为——理论框架和实证分析[D];复旦大学;2003年
6 陈杰;日本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技术创新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薛春志;日本技术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张建伟;技术创新的经济转型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爱芹;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10 张利群;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亚娜;技术创新与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D];天津商业大学;2008年
2 刘佳;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3 许皓;安徽省技术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建设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4 王为东;当代中国技术创新的误区及其根源和对策分析[D];东南大学;2004年
5 欧阳建平;论技术创新的概念与本质[D];中南大学;2002年
6 王华;技术创新的社会功能分析[D];广西大学;2002年
7 宿沛然;美日技术创新支持政策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陈沛;科学发展观与技术创新生态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9 郭丽瑾;技术创新溢出效应及其创新激励功能探析[D];郑州大学;2012年
10 樊娇;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影响[D];南京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19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119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