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社会保障水平的综合测定与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31 19:37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水平的综合测定与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保障 指标体系 保障水平 主成分分析


【摘要】: 社会保障实践证明,社会保障不仅能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生活,而且能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为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保驾护航,在维护社会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缓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关系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首先从社会保障指标体系的构建入手,根据目前的社会保障指标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补充了一些欠缺指标,即补充了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社会保障的监督和审计工作以及社会保障管理工作机构配置和运行状况等方面的指标,共十五个三级指标,九十个四级指标,使指标体系更加完善;同时将整个指标体系根据内容不同分为四个层次,包括一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五十一个三级指标,二百二十个四级指标,层次化更明确。然后根据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选取了十五个评价指标,根据社会保障现象的特点选择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对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测定的方法。接下来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2007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主成分加权求和得到了综合评价指标,并以此综合评价指标的大小对各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分析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高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各地区、各级政府部门客观地评价社会保障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 指标体系 保障水平 主成分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背景10
  • 1.2 文献回顾10-12
  • 1.3 主要观点12
  • 1.4 研究方法12-13
  • 1.5 新颖之处、预期结果13-14
  • 2 社会保障概述14-22
  • 2.1 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14-15
  • 2.2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15-17
  • 2.3 社会保障的内涵与外延17-21
  • 2.3.1 社会保障的内涵17-18
  • 2.3.2 社会保障的外延18-21
  • 2.4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管理体制21-22
  • 3 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22-31
  • 3.1 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现状及问题22-23
  • 3.1.1 指标之间缺乏协调性22
  • 3.1.2 指标残缺不全22-23
  • 3.2 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23-24
  • 3.3 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24-31
  • 4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确定31-35
  • 4.1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选择31
  • 4.2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31-33
  • 4.2.1 选取评价指标,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31-32
  • 4.2.2 数据处理32
  • 4.2.3 权数确定32-33
  • 4.2.4 根据标准化数据以及权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分值33
  • 4.2.5 根据综合评价分值对被评价事物进行排序,并进行分析评价33
  • 4.3 主成分分析法33-35
  • 4.3.1 主成分分析法的含义及基本思想33-34
  • 4.3.2 主成分分析法的步骤34
  • 4.3.3 主成分分析法的优缺点34-35
  •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分析及综合评价35-48
  • 5.1 评价指标的选取、计算及资料来源35-37
  • 5.1.1 评价指标的选取35-36
  • 5.1.2 评价指标的计算36-37
  • 5.1.3 评价指标的资料来源37
  • 5.2 计算主成分37-48
  • 5.2.1 标准化原始数据37
  • 5.2.2 建立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R37
  • 5.2.3 计算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37-39
  • 5.2.4 计算特征向量(主成份得分系数)39-41
  • 5.2.5 根据特征向量计算主成分得分41-43
  • 5.2.6 计算主成分综合得分43-44
  • 5.2.7 根据社会保障水平综合得分排序表进行简要分析44-48
  • 6 结论及对策建议48-60
  • 6.1 部分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48-50
  • 6.2 我国社会保障水平的城乡差别过大50-51
  • 6.3 养老保险51-60
  • 6.3.1 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十分低51-52
  • 6.3.2 养老的财务压力巨大52-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 附录64-68
  • 附表1 2007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社会保障水平的15个评价指标资料64-65
  • 附表2 标准化后的原始向量表65-67
  • 附表3 相关系数矩阵表67-6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68-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渝琳,王路,赵卿;中国老年人口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造[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8期

2 杨翠迎,何文炯;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关系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04年01期

3 吴承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比较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09期

4 钟霞,钟怀军;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王元月,马驰骋,游桂云;东北地区社会保障适度水平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4年06期

6 高利平;山东省社会保障水平及其适度选择[J];人口与经济;2002年05期

7 穆怀中;社会保障水平发展曲线研究[J];人口研究;2003年02期

8 吴承平;山西省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比较研究[J];山西统计;2003年08期

9 孔凡云;论我国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选择[J];学术探索;2003年11期



本文编号:1123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123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2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