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初探
本文关键词: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初探
【摘要】:本文介绍了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区治理现状,综述了具有神华神东特色的综合治理路径,分析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加强领导、明确主体责任;科学规划、做好衔接;建立和完善采煤地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统筹实施煤炭矿区村庄搬迁;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加强社会保障;完善配套政策。
【作者单位】: 神华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分类号】:TD327
【正文快照】: 一、神东矿区地理概况及治理现状1、概况神府东胜矿区位于晋陕蒙三省接壤区,井田面积3.2万平方公里,煤炭储量2300亿吨。该矿区地处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漠过渡地带,属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0.7度,年平均降雨量362毫米左右。自然灾害频发,每年都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忠原;;国家投资邹坞镇采煤塌陷区复垦项目顺利通过验收[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08期
2 赵计伟;姜帅;常江;;采煤塌陷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3 王福琴;;安徽省两淮采煤塌陷区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建议[J];安徽地质;2010年04期
4 孙功;;淮南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路径[J];环境保护;2013年17期
5 梁兆增;;在采煤塌陷区开凿立井[J];煤炭科学技术;1991年11期
6 颜彬;;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的治理措施——以山能集团新巨龙公司为例[J];知识经济;2014年04期
7 陆爱民,王本敏;淮北张庄煤矿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模式分析[J];矿山测量;2004年02期
8 徐跃通,蒋红花,张邦花,李红梅,彭远新,吴书光;新泰市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用地的结构设计[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刘岩 ,卫和平 ,王黑铁;浅析鹤岗煤矿采煤塌陷区水土流失治理[J];水利天地;2005年08期
10 何春桂;宋晓梅;刘辉;;淮南市采煤塌陷区水域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艳玲;黄城;丁晓利;;利用差分干涉技术监测采煤塌陷区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司双印;张运备;马敬杰;;采煤塌陷区生态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A];资源·环境·产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树志;;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技术与应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赵厚选;;综合开发采煤塌陷区 保持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A];建设节约型煤矿企业优秀论文集(2006年)[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力钧;太原追加5.6亿元治理采煤塌陷区[N];中国税务报;2006年
2 特邀通讯员黄兆霞;平川区调研采煤塌陷区情况[N];白银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小梅;加大政策支持两淮采煤塌陷区治理[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通讯员 邵明奎 杜宝胜;邹城采煤塌陷区生态开发效益高[N];济宁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王佩杰;采煤塌陷区百余村庄喜搬迁[N];新华日报;2011年
6 记者 宋禹飞 通讯员 方琳;安徽加强采煤塌陷区地灾防范[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雷蕾;采煤塌陷区治理迫在眉睫[N];人民政协报;2014年
8 记者 郭刚 王志恒;白银采煤塌陷区群众饱受塌陷之苦[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9 通讯员 尔实;加快采煤塌陷区村庄搬迁安置[N];安徽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尔实 记者 刘纯友;加快推进采煤塌陷区综合治理[N];安徽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章莉;采煤塌陷区景观恢复[D];清华大学;2009年
2 姚章杰;资源与环境约束下的采煤塌陷区发展潜力评价与生态重建策略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汤m,
本文编号:1186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186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