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比较视域下我国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本文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小城镇建设 发展模式 出处:《学术交流》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提高我国小城镇建设质量,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国际小城镇建设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可知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科学规划引导;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有效运用;环境保护优先。拉美发展中国家教训:城镇化进程过快过急;流动人口过于集中在大城市;城镇化体系不健全。对我国小城镇建设的启示:因地制宜、坚持多样化和特色化;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注重城乡统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小城镇建设模式多种多样,但面临粗放发展、布局松散、体制障碍、社会保障滞后等难题。我国小城镇建设提高质量的路径选择:明确定位;有特色;集约、环保、生态;发展主导产业;配套改革。
[Abstract]:Improving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ffective use of government behavior and market mechanis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iority. Lessons for Latin America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s too fast and urgent; The floating population is too concentrated in big cities; The enlightenment to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in China is that the urbanization system is not perfect. Improving the level of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Focus o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hina's small towns construction model is diverse, but facing extensive development, loose layout, institutional obstacles. The path choice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clear orientation; Characteristic; Intens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y; Developing leading industry; Supporting reforms.
【作者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演替机理研究——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理论的视角”(13D072)
【分类号】:F299.21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后各项改革提上日程,近期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1]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保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巨大引擎。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选择和小城镇发展问题,一直是国内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徐少君,张旭昆;1990年代以来我国小城镇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汇刊;2004年03期
2 王宝刚;国外小城镇建设经验探讨[J];规划师;2003年11期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江西省人民政府公报;2014年05期
4 仇保兴;国外模式与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J];人民论坛;2005年06期
5 高强;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农业与农村的发展[J];世界农业;2002年07期
6 李强;陈宇琳;刘精明;;中国城镇化“推进模式”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梦迪;史津;;打造“品牌城镇”的创新途径[J];安徽建筑;2012年02期
2 李菁;王俊芹;赵邦宏;;河北省新民居建设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北方园艺;2012年03期
3 高云峰;北京城市化进程中的农业多功能性问题[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秦建成;杨爽;;重庆都市圈小城镇发展的SWOT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5 秦建成;谢非;;重庆都市圈小城镇发展的SWOT分析及其策略选择[J];重庆与世界;2011年05期
6 盛广耀;;城市化模式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7 张立;;新时期的“小城镇、大战略”——试论人口高输出地区的小城镇发展机制[J];城市规划学刊;2012年01期
8 仪慧琳;马婧婧;;国外村镇建设经验对中国的启示[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8期
9 李明超;;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研究回顾与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10 李宇;艾华;冯枫;董锁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城镇环境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晓;;湖北省城郊镇城镇化发展策略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莉娅;;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苏州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卢荣善;;国外“工业下移”的实践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4 骆江玲;;城镇化研究综述[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王军;张伟;;广域 转型 重构 指引 发达地区中心镇的转型发展与规划探讨[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简新华;张国胜;;日本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非农化”[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7 唐红涛;徐志耀;朱艳春;;新型城镇化和流通创新研究——以环洞庭湖区域为例[A];第五届中国中部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柳思维;徐志耀;唐红涛;;基于空间计量方法的环洞庭湖区域城镇化动力研究[A];2011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1年
9 姜岸;任玲;;用科技教育夯实新型城镇化后备人才的支撑基础——雅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案例启示[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刘亚文;王牧;李新华;;融合与再生:资源型地区中心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以太原市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泽浦;沿海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何磊;中国乡村—城镇转型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3 高顺伟;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江敦涛;山东半岛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王英姿;“源”文化影响下潮汕小城镇空间集约规划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厚刚;可持续城市化支撑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李丽雅;我国大城市地区现代都市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秦宏;沿海地区农户分化之演变及其与非农化、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9 殷文杰;大都市郊区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葛丹东;空间至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衍鹏;青岛市小城镇建设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舒连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中的政府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3 原秀丽;城镇化与节庆体育和谐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陆霞;传统小城镇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刘小洋;富有特色的小城镇景观营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6 李丽卓;乡村城镇化中的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王法明;诸城市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及其整理潜力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郑巧玲;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程丽;小城镇污水治理、激励机制与政府行为[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陈飞;湖北省城镇化发展方略的思考与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庭伟;对城市化发展动力的探讨[J];城市规划;1983年05期
2 刘红星;温州市城镇化特点分析和水平预测[J];城市规划;1987年02期
3 周干峙;促使小城市在城镇化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J];城市规划;1988年04期
4 黄富国;城市化加速过程中小城镇地域传统文化研究[J];城市规划;2000年02期
5 张庭伟;1990年代中国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及其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1年07期
6 陈伟新;国内大中城市中央商务区近今发展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03年12期
7 丁成日;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的经济学动力机制[J];城市规划;2005年04期
8 周一星;;土地失控谁之过?[J];城市规划;2006年11期
9 薛凤旋,杨春;外资影响下的城市化──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城市规划;1995年06期
10 赵民,孙斌栋;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布局与小城镇发展[J];城市规划;1996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强;王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2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3 高宇;;关于河南新型城镇化理论与现实依据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17期
4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5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6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12期
7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8 王柄根;;新型城镇化猜想[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9 杨阳;;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10 刘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变[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建设新型城镇化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省社科院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莅平[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宣传工作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鼓与呼[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倾心倾力有声有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张通要求 强力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出台[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努力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王永泽;济南市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域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63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463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