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04 06:21

  本文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权益保障 法律问题 出处:《兰州财经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逐渐取代老一代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主力军,为我国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同时,新生代农民工在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显现了大量的问题,有关他们权益保障的问题也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重点。新生代农民工有他们自身的特点,比如,受教育程度较高,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远强与第一代农民工,他们关心政治,关心自身的发展,维权意识也大大增强。在现实生活中,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等合法权利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容易受到侵害,并且与城市居民所享有的福利相比有巨大的差异。究其原因,不仅有国家政策滞后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法律没有给予他们应有的保障,同时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法制意识薄弱也对他们自身权益的保障非常不利。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点,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深入讨论研究,弥补现行法律的空白和缺陷,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提出完善的建议,以便更好的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进而更大的推动和谐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本文具体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作出界定,概括这一特殊群体的特征,从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和发展出发,深入了解新生代农民工的基本状况。第二部分,因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法律制度主要体现在社会保障层面,因此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理论做出系统的阐述,明确我国社会保障人权理念、公平理念、法治理念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中的体现。第三部分,对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行剖析,明确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保障的问题所在。第四部分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工权益遭受侵害的原因加以分析,从根本上寻求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第五部分,对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权益保障完善提出建议。通过对现有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和政策的改革提出相应建议,使新生代农民工今后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gradually replace the position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labor market, and become the main force of our country's labor market.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process of gradual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has also revealed a large number of problem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higher education level, active thinking. The ability to accept new things is far stronger tha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y care about politics, care for their own development, the awareness of rights is also greatly enhanced. In real lif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 to employment, labor compensation rights. The right to rest and leave and other legal rights have not been paid enough attention, it is easy to be infring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welfare of urban residents, there is a huge difference. What is more important is that the law does not give them due protection, and the weak legal consciousnes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lso very disadvantageous to their own rights and interests.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on the basis of the existing laws, in-depth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to make up for the gaps and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laws, and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In order to better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then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Mainly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special group, starting from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Part two. Because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the theory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is expounded systematically. Clear the concept of human rights of social security, fair concept, the concept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the social security embodied. The third par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Clear the current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ecurity problems. Part 4th through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infringement, from the root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5th part.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improve the protection of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China. Through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existing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reform of the policie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an be better protected in the future.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412.6;D92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6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7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年03期

8 李建荣;;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J];兵团工运;2007年08期

9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0期

10 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广琴;社会保障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肖红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2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1489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489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b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