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护的历史演进
本文关键词: 社会保护 社会保护底限 社会保障 出处:《社会科学》2015年08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社会保护,是为很多国际组织和学者所使用的新概念,是国际上关于民生保障的新的共识。从历史上看,作为一种社会机制的社会保护在其发展过程中,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而变化的。农业社会有传统社会保护机制,工业社会有现代社会保护机制,后工业社会有后现代社会保护机制。我们现在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变的关节点上,社会保护机制必然要发生重大的改变。
[Abstract]:Social protection, a new concept used by many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and scholars, is a new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on livelihood protection. Historically, social protection as a social mechanism has develop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gricultural society has traditional so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 industrial society has modern so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 There is a post-modern so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 in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we are now at the key poi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industrial society to the post-industrial society, and the social protection mechanism is bound to undergo major change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分类号】:C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东梅;;低收入群体社会保护的政策含义及其框架[J];商业时代;2009年2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权衡;[N];文汇报;201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绍元,伍俊斌;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互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吕丽塔;张葳;;生态批评视域下的《阿凡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3 孙慕天;文明的理论和对现代文明的反思[J];北方论丛;2001年03期
4 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理论评析[J];北方论丛;2005年05期
5 宁小银;论互联网络的政治负荷性[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张义兵;解构与整合:网络发展对制度化教育的影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7 陈力丹;试论大众传媒与舆论的互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宋健;制造业与现代化[J];中国表面工程;2002年04期
9 周庆山;论文献传播的文化功能[J];图书与情报;1995年02期
10 张露丹;;文化何以成为人的存在方式——西方马克思主义大众文化批判的启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郑志勇;;网络社会群体研究[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张蕾;刘辰;杨正球;;信息化环境下电子政务应用技术创新研究[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3 王凤才;;和谐发展: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A];马克思主义与生态文明论文集[C];2010年
4 刘彪;;探讨网络生态危机[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四卷)[C];2009年
5 肖建华;游高端;;地方政府环境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依赖与创新[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黄民兴;;关于现代化问题的再思考[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三辑)[C];2006年
7 眭纪刚;郭京京;;结构调整、范式转换与“第三次工业革命”[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赵欣;;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志辉;网络条件下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忠贤;省域农业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屈超;信息产业核算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继文;文化软实力的历史观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邵南征;社会道德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董石桃;公民参与和民主发展[D];浙江大学;2011年
8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夏德元;电子媒介人的崛起[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孙玲;差异教学评价[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业雷;网络社会视阈下虚拟领导初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高燕;Learning 2.0时代大学生学习能力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万波;跨越世纪的狂欢[D];南昌大学;2010年
5 汪明进;区域技术创新环境的构建及其评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6 尹志萍;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社会整合能力建设初探[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敏璐;SOHO数码办公产品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旭臣;我国参与式公共预算改革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建设[D];山东大学;2010年
9 张翔;马克思的生态思想与社会政治构想[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钟洪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谢东梅;;我国农村低收入群体贫困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福建省农村居民收入分组数据的分析[J];技术经济;2008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仁德;青少年社会保护初探[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方群;现阶段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李与荣;;刑释人员就业安置的政策研究与社会保护的立法思考[J];福建法学;1999年02期
4 孙丽园;;初就业大学生的生存贫困及其社会保护[J];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11期
5 曾群;;失业者的社会保护:超越社会保障的一种思路[J];学习与实践;2007年09期
6 侯志阳;孙琼如;;金融海啸中的就业脆弱群体与社会保护[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11期
7 苏映红;;用有效社会保护实现体面劳动[J];现代职业安全;2010年06期
8 李志鹏;张平;;我国出狱人社会保护的理论基础新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20期
9 孙明玺;社会保护: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管理(国外的经验):述评[J];管理科学文摘;1994年02期
10 刘玲玲;;完善出狱人社会保护 保障和谐社会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白天亮;我国将逐步建立多主体社会保护体系[N];人民日报;2004年
2 孟志军 郏恬甜;形成全社会保护耕地的良好局面[N];浙江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马超 本报通讯员 金晶 高亚旭;“外来男童”遭猥亵曝社会保护短板[N];法制日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任松筠;须反思的,还有缺位的社会保护[N];新华日报;2013年
5 记者 徐斐;进一步提高全社会保护耕地意识[N];济宁日报;2011年
6 记者 李耀;陕西将开展未成年人社会保护试点工作[N];中国社会报;2014年
7 记者 杨麟 通讯员 刘昶 魏丹 实习生 周肖磊;我省试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N];湖北日报;2014年
8 冯丽 记者 柯昌万;五城市试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余南平;让“社会保护”成为政府公共管理理念[N];解放日报;2007年
10 记者 罗序文 通讯员 向云;荆州首家试点未成年人社会保护[N];湖北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赵娜;我国农村孤儿社会保护问题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2年
2 郭欣欣;流动人口就业与收入社会保护现状及其影响机制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巍巍;完善我国出狱人社会保护的若干思考[D];吉林大学;2007年
4 单亚男;论我国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5319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531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