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农业县域转出劳动力对耕地处置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南省新化县为例
本文选题:转出劳动力 切入点:耕地处置 出处:《经济地理》2015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在宏观分析劳动力转移及耕地流转影响因素与影响机理的基础上,以湖南省典型农业县域新化县为研究区域,抽样调查520户转出劳动力耕地处置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家庭成员耕种为参照组,建立起各耕地处置方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Logistic回归计量模型,定量分析影响转出劳动力耕地处置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年龄、文化程度、非农就业技能、非农就业地点、非农就业收入、非农就业稳定性、非农就业社会保障等是目前新化县转出劳动力耕地处置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2基于因农往返成本、非农就业稳定性和非农就业社会保障状况等方面的综合考虑,文化程度较高的外出劳动力会理性选择转包、出租、入股这三种市场化水平较高的方式来处置家庭承包的耕地;3年龄越大、非农就业地点越近、非农就业收入较低的转出劳动力,越倾向于选择代耕这种进退自由的方式来处置家庭承包的耕地;4年轻、非农就业技能越强、非农就业社会保障愈完善的转出劳动力,越倾向于选择转让这种更为彻底的方式来处置家庭承包的耕地;5政府加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耕地流转的合理引导,形成有效的耕地转出、转入需求和通畅的流转渠道,可极大程度提高耕地流转效率。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macroscopically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cultivated land circulation, taking Xinhua County, a typical agricultural county of Hu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 520 households were sampled to investigate the disposition of labor force cultivated land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econometric model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disposal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as established with family members as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ice of cultivated land disposal mode were quantitatively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ge of 1 was 1 and the education level was 1.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kills,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location,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ncom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tability,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ocial security and so on are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choice of disposition mode of farmland transferred out of the labor force in Xinhua County at present. Considering the stability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ituation of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the educated migrant labor force will rationally choose to subcontract and rent out. The older the three market-oriented ways to dispos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contracted by the family, the closer th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location is, and the lower th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income is, the more labor will be transferred out. The more inclined they are to choose contract farming as a free way to deal with the cultivated land contracted by families. The younger the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skills are, the more perfect social security for non-agricultural employment will be transferred out of the labor force. The more inclined they are to choose to transfer this more thorough way to dispose of the cultivated land contracted by the family. The government strengthens the rational guidance to the transfer of surplus rural labor and the transfer of cultivated land, and forms an effective channel for the transfer of cultivated land to demand and smooth circulation.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cultivated land transfer.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20016)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5C815) 湖南师范大学第三批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4C0774) 湖南省国土资源科技项目(2013-24)
【分类号】:F321.1;F323.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珊;黄贤金;;农村市场化对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以沪苏皖农户调查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7期
2 王成超;杨玉盛;;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3 陈琼;蔡运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户对耕地非农转换的价值感知——西宁市郊区案例研究[J];地理研究;2013年02期
4 陈美球;吕添贵;许莉;赵宝苹;李鹏;;外出打工对耕地流转影响的实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赵丙奇;周露琼;杨金忠;石景龙;;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土地流转方式比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浙江省绍兴市和安徽省淮北市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11期
6 乔颖丽;岳玉平;;土地流转中农业规模经营组织类型的经济分析——基于农户与规模经营组织双向层面的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12年04期
7 郝海广;李秀彬;田玉军;陈瑜琦;;农牧交错区农户耕地流转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08期
8 卞琦娟;周曙东;葛继红;;发达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户样本数据[J];农业技术经济;2010年06期
9 李中;;农村土地流转与农民收入——基于湖南邵阳市跟踪调研数据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05期
10 李庚;;农村土地流转的空间差异及成因分析——以陕西关中三县为例[J];人文地理;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浩伟;宋芳;李晓红;;农村土地流转需求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山东省日照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谢屹;温亚利;;农户林地林木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3 张建平;赵俊臣;支玲;;农户农地转出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云南省晋宁县的调查[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彭可茂;席利卿;彭开丽;;农户水稻保险支付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广东34地1772户农户的经验数据[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5 高珊;黄贤金;;农村市场化对农户耕地流转的影响——以沪苏皖农户调查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7期
6 王俊;;约束条件下中国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均衡的演变与突破[J];西部论坛;2010年02期
7 黄善林;卢新海;;土地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综述[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鲁莎莎;刘彦随;;农地流转中规模经营的适宜度分析——以山东利津县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9 王成超;杨玉盛;;农户生计非农化对耕地流转的影响——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10 王岩;杨俊孝;;基于新疆玛纳斯县农户调查的农地流转问题分析及建议[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2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廖文梅;彭泰中;曹建华;;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江西为例[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2 陈美球;肖鹤亮;周丙娟;何维佳;邓爱珍;;农户耕地流转心态的实证研究——基于江西省42个县市64个乡镇74个行政村的抽样调查[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许恒周;;农民职业分化、养老保障与农村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372份农户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倩倩;陈印军;易小燕;;河北省农户耕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实证研究[A];2011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陆耀邦;;广西耕地流转研究[A];2012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6 郑荣宝;陈美招;;耕地非农化流转与决策研究进展综述[A];中国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黎义;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2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廖文梅;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中农户决策行为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4 黄伟;我国农村承包地流转机制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韩菡;劳动力流出后,剩余土地流向对于农民收入分配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6 冉陆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辽宁省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及经营效率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1年
7 郗静;退耕还林政策影响下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微观行为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8 林燕;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非家庭化转移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黄善林;土地因素对农户劳动力乡城转移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启宇;基于城乡统筹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松坤;农户林地流转行为实证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2 吴小花;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的探讨[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成胜;农户收入对农地流转行为影响区域差异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曹素红;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和劳动力转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温小林;劳动力选择性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丽明;影响林农林地资源流转因素及相关性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7 郭泰慧;新疆北疆地区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8 段海红;城乡劳动力市场融合下的非农就业影响因素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9 秦文;农户耕地经营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华;雅安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约束因素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康雄华;王世新;刘武;雷春;;农户农地流转决策影响因素分析——以湖北省典型区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3期
2 褚敏;;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长子中;;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J];北方经济;2010年07期
4 张文秀,李冬梅,邢殊媛,张颖聪;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谭荣,曲福田,郭忠兴;中国耕地非农化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地区差异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3期
6 詹和平;张林秀;;家庭保障、劳动力结构与农户土地流转——基于江苏省142户农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7期
7 刘艳;韩红;;农民收入与农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4期
8 辜胜阻;;解决城市流动人口和农民工问题,促进城镇化发展[J];城乡建设;2008年09期
9 黄大学;;农户兼业对农地利用效率与农地流转的影响——以湖北省荆门市为例分析[J];当代经济;2006年04期
10 周思山;吴玲;;浅析中部农业大省农村土地流转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记者 曹树林;[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邬静琼;农户家庭农地流转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明革;;大学生对日用消费品处置方式的调查[J];企业研究;2006年09期
2 李跃婷;;企业资产处置方式谈[J];冶金财会;2007年11期
3 四川银监局国有银行监管一处课题组;创新不良资产处置方式 提高不良资产处置效率[J];西南金融;2005年01期
4 张倩;高蓉;;浅析股权处置方式与股权处置成本及收益的关系[J];现代商业;2012年30期
5 吕萍;台湾土地及其管理[J];中外房地产导报;2001年01期
6 张树帆,金大鹏;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及评估方法[J];中国资产评估;2001年04期
7 黄意球;唐跃;陈暮紫;周小林;陈敏;杨晓光;;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判别模型[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06期
8 王文胜;处置不良贷款的路径选择[J];现代商业银行;2004年05期
9 程禾;;危机证券公司处置的法律探索[J];消费导刊;2008年22期
10 林云;;甲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师;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周军;;重金属的回收与减排系统解决方案[A];中国水污染治理技术装备论文集(第十六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陈克伦;馆藏文物退出机制研究[N];中国文物报;2014年
2 本报驻上海记者 施来发;上海水泥业开辟绿色新通道[N];中国建材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朝阳;坚持还是放手?产品情感依恋对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意愿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626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62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