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自由主义结构改革与工人阶级贫困化
本文选题:日本 切入点:工人阶级贫困化 出处:《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5年06期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工人阶级的人数和比例不断提高,初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的基尼系数、相对贫困率和绝对贫困率持续增大,表明日本工人阶级贫困化日益加剧。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视角的考察表明,日本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相结合体制下进行的结构改革,导致了工人阶级贫困化、失业率上升和工会组织作用下降;反过来,日本非正规雇佣劳动者的大量增加,阻碍了生产力的提高,工人阶级的贫困化阻碍了资本扩大再生产,导致日本经济长期萧条。但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相结合的体制下,日本不可能制定真正保护劳动者的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这使我们进一步认清了新自由主义服务于资产阶级特殊利益的本质。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the number and proportion of the working class in Japan have been increasing, and the Gini coeffici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distribution, the relative poverty rate and the absolute poverty rate have been increas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te monopoly capitalism, the structural reform carried out in Japan under the combination of state monopoly capitalism and neoliberalism has led to the impoverishment of the working class. The rise in unemployment and the decline in the role of trade unions; in turn, the massive increase in informal wage labour in Japan has impeded productivity gains, and the impoverishment of the working class has prevented capital from expanding reproduction. This has led to a prolonged depression in Japan's economy. But under the system of state monopoly capitalism and neoliberalism, it is impossible for Japan to formulate a real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o protect workers. This enables us to further recognize the nature of neoliberalism serving the special interests of the bourgeoisie.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基金】:2014年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课题“日本马克思主义市民社会派基础理论及最新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BJL00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413.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公绰;当代日本工人阶级的贫困化[J];世界经济;1990年04期
2 席研节;日本工人阶级贫困化的实证的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慧君;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和教训[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08期
2 周岳峰;拉美新自由主义的后果和前景[J];国外理论动态;2000年08期
3 ;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和教训(续)——一种独特道路的确立[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1年04期
4 牛晋芳;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与社会脱节(上)邋[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10期
5 牛晋芳;阿根廷:新自由主义的结构调整与社会脱节(下)[J];国外理论动态;2001年11期
6 梁孝;新自由主义简史[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11期
7 王宏伟;关于新自由主义的三篇短论[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11期
8 刘元琪;社会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J];国外理论动态;2002年12期
9 李其庆,庄俊举,季正矩;热话题与冷思考(三十)——关于新自由主义研究的对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6期
10 威廉·K.塔布 ,吕增奎;新自由主义之后还是新自由主义?[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雷菁;洪灏;;新自由主义的由来、本质特征及其影响[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2 陈惠雄;;主义与问题:新自由主义辨析——兼论“主体-社会”互构的人本经济哲学理论向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朱奎;王丽娟;;新自由主义之后:后新自由主义,还是后资本主义?[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4 白雪秋;;从理论缺陷到实践灾害:新自由主义难逃失灵宿命[A];“外国经济学说与当代世界经济”学术研讨会暨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20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李炳炎;;国际金融危机后再认识新自由主义[A];中国第四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理论构建、实践构建与人的发展经济学的大众化网络化论文集[C];2012年
6 郭志琦;;绝不容许曲解邓小平的理论——评中国新自由主义学者们的一个惯用伎俩[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7 吴易风;;和青年朋友谈谈新自由主义问题[A];忘年交书简五十封[C];2007年
8 刘文霞;;论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经济改革由增量改革到整体推进的影响[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代敬;;排除新自由主义的干扰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10 李传桐;;新自由主义与俄罗斯养老保障制度改革[A];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30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自由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及我们应取的科学态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2 菲利普.G.塞尼 吕增奎 编译;图绘新自由主义[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房宁;新自由主义在拉美的命运及教训[N];文汇报;2004年
4 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朱安东;认清西方新自由主义的实质[N];人民日报;2012年
5 刘瑜;新自由主义的两种命运[N];南方周末;2008年
6 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 田文林;新自由主义戕害“模范国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年
7 高世楫;新自由主义是一种极端化的理论体系[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8 记者 李晓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新自由主义[N];邯郸日报;2014年
9 李公明;什么是批判新自由主义的……合理逻辑与多种语境[N];东方早报;2014年
10 赵汇 齐林泉;新自由主义帮了谁害了谁?[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卓;新自由主义对东亚经济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09年
2 王熙;从经济思潮传播到意识形态扩张[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爱玲;新自由主义的理性批判[D];新疆大学;2008年
2 刘琼;新自由主义对中国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3 姚毅;应对新自由主义威胁的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策略[D];辽宁大学;2010年
4 黄秋霞;新自由主义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曾召国;剖析新自由主义:理论、政策实践及其启示[D];武汉大学;2005年
6 撖其籍;拉美新自由主义改革与贫困问题[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张玮;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后果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赵海成;新自由主义对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及对策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9 张晓丹;当代新情境下的新自由主义评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3年
10 张云辉;新自由主义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657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657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