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扩大参与率:企业年金改革的抉择

发布时间:2018-03-30 19:36

  本文选题:企业年金 切入点:扩大参与率 出处:《中国人口科学》2017年01期


【摘要】:文章分析了目前企业年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后果,并认为参与率过低是企业年金发展的最大威胁,其后果既不利于提高替代率,也不利于实现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在养老保险顶层设计的关键时刻,应将扩大参与率作为改革重点。在对过去10年英、美等发达国家养老金改革历程总结回顾的基础上,文章对其改革重点、实施手段和历史贡献进行归纳。文章认为,当前是企业年金改革的重要"时间窗口",其中扩大企业年金参与率尤为重要,文章提出了5个核心措施和5个辅助措施,在对其逐一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这两组改革措施之间的相互关系、实施难点、未来前途进行了判断。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of the current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and considers that the low participation rate is the biggest threat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erprise annuity, and its consequences are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ubstitution rate.It is also not conducive to achieving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ulti-level social security system.At the critical moment of top-level design of pension insurance, the reform should focus on the expansion of participation rate.On the basis of a review of the pension reform in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st 10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reform emphasis,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and historical contribution.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present is an important "time window" for the reform of enterprise annuity, in which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expand the participation rate of enterprise annuit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five core measures and five auxiliary measures, and analyzes and compares them one by on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reform measur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ifficulties, and the future of the future are judged.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
【分类号】:F841.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检查企业年金经办情况的通知[J];中国劳动;2002年06期

2 ;加快建立我省企业年金制度——全省企业年金工作座谈会在邵武召开[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2年08期

3 牟达泉;李宇;;企业年金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J];中国社会保障;2003年03期

4 凌波;促进企业年金市场的发展——“中国企业年金财税政策与运行”课题简评[J];中国金融;2003年22期

5 金雁;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6 张峻源 ,孙清岩;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突破口[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3年11期

7 赵建华;关于加快发展我国企业年金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贸;2003年06期

8 姚林元,张洪菊;企业年金呼之欲出——建立石油企业年金制度展望[J];中国石油企业;2003年08期

9 蔡文武;郭济莺;王国强;;企业年金从基础起步[J];中国社会保障;2004年04期

10 金旭红;保险业发展企业年金——机遇与挑战并存[J];北方经贸;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梅;;企业年金的企业契约性质及制度供给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岳文瑞;;科学管理与决策是理事会建设的核心内容[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3 郑琼;;浅谈规范铁路企业年金日常管理[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4 茹静;;关于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思考[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5 庹国柱;朱俊生;;关于企业年金几个问题的探讨[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6 陈华良;贾蓓;;现行企业年金模式的受益人权益保护框架初探[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钱振伟;丁江萍;;创新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研究——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警示[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薛仲;;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国际经验与我国改革实践[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一飞;;企业年金客服渠道建设与优化[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10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资金营运部课题组;曹琦;徐圣钧;;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原正军;五方面完善企业年金制[N];中国财经报;2007年

2 吴文坤;企业年金管理转型相关法规陆续出台[N];中国工业报;2007年

3 吴显鏖;规范企业年金管理 为证券市场发展提供新动力[N];证券日报;2006年

4 秦炜;企业年金要向规范运作机构移交[N];证券日报;2007年

5 记者 浙人;我院举办“企业年金、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高层论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6 齐轶 实习记者  肖潇;企业年金规模达到900亿元[N];中国证券报;2007年

7 钟正;企业年金政策将进一步完善[N];中国证券报;2007年

8 尚晓阳;让企业年金热起来[N];中国证券报;2007年

9 王栋琳邋王婷;近期企业年金管理机构约增加10家[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王婷;对企业年金认识还需进一步深入[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维全;中国企业年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祁新娥;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孟宁;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陈静;企业年金会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洪娟;企业年金受益人理论、模型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6 林晓红;中国企业年金运营协同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郭磊;中国企业年金投资战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8 姜蕾;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邹福阳;企业年金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10 杨波;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似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动力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军;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及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芮秋会;信托型企业年金监管制度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刘洁;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优化选择[D];复旦大学;2008年

5 程冰冰;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介晋芳;我国中小企业年金设计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萍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8 田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9 陈翔宇;我国企业年金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10 柳发根;我国企业年金覆盖面扩展问题的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873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6873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c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