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LH公司企业年金方案改进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6 02:07

  本文选题:企业年金 切入点:方案改进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我国建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只能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为了提高职工退休后生活水平,我国在部分国有企业实施了企业年金制度。企业年金作为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第二大支柱越来越为社会和人们所重视。企业年金从最初的对国外制度的简单模仿运用,到后来基于中国实际情况建立的中国企业年金制度,使这一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得以逐步完善,成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补充。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企业若要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必须采取具有吸引力和激励性的福利制度。而企业年金计划作为一项长久的福利计划正显现着它越来越大的魅力。如何改进企业年金计划,使其成为一项具有吸引力的福利激励制度,是实施企业年金计划的企业面临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社会保障和企业年金相关理论,剖析了企业年金计划实施过程中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成因。研究发现企业现有的年金方案不被员工所理解,管理上的混乱无序,信息不畅等,使得企业年金制度并没有发挥其本应该发挥到的功能和作用。基于此,提出改进企业年金方案的原则、组织分工、改进内容和流程等,以期企业年金计划能够有效发挥其激励与保障功能和作用。
[Abstract]:Th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established in our country can only guarantee the basic life of workers after retiremen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iving standards of employees after retirement, China has implemented the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in some state-owned enterprises.As the second pillar of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enterprise annuity is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society and people.From the simple imitation of the foreign system to the Chinese enterprise annuity system which was established on the basis of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China, the supplementary pension system has been gradually perfected.To become an effective supplement to th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In the face of fierce market competition, if enterprises want to attract and retain talents, they must adopt attractive and encouraging welfare system.As a long-term welfare plan, the enterprise annuity pla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ttractive.How to improve the enterprise annuity plan and make it an attractive welfare incentive system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the enterprise to implement the enterprise annuity plan.Based on the theory of social security and enterprise annu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erprise annuity plan.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existing pension scheme is not understood by the employees, the disorder i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s not smooth, so that the enterprise pension system has not played the function and function it should play.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improving enterprise annuity scheme, organizing division of labor, improving content and flow, etc., in order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and function of incentive and safeguard of enterprise annuity plan.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F426.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忠;孙德轩;;企业年金会计处理若干问题探讨[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2 陈穗;;浅析推进企业年金发展的必要性[J];有色矿冶;2006年05期

3 丁敏;;国家将出台企业年金法规[J];功能材料信息;2007年03期

4 李咏梅;;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思考[J];江汉石油职工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5 王忠民;煤炭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势在必行[J];中国煤炭;2005年06期

6 王宏超;浅议我国建立企业年金的重要意义[J];煤炭经济研究;2005年10期

7 杨宇;;企业年金探析[J];钢铁技术;2005年01期

8 王仁德;;关于企业年金及其发展趋势的思考[J];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6年02期

9 史友谊;;影响企业年金方案设计的因素分析[J];包钢科技;2007年01期

10 焦蔚虹;;浅谈企业年金在经营管理中的作用[J];新疆有色金属;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薛梅;;企业年金的企业契约性质及制度供给研究[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2 岳文瑞;;科学管理与决策是理事会建设的核心内容[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3 郑琼;;浅谈规范铁路企业年金日常管理[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4 茹静;;关于企业年金档案管理的思考[A];铁路企业年金管理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3年

5 庹国柱;朱俊生;;关于企业年金几个问题的探讨[A];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角色——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4[C];2004年

6 陈华良;贾蓓;;现行企业年金模式的受益人权益保护框架初探[A];变革中的稳健:保险、社会保障与经济可持续发展——北大CCISSR论坛文集·2005[C];2005年

7 钱振伟;丁江萍;;创新我国企业年金监管制度研究——基于全球金融危机的警示[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薛仲;;企业年金集合计划——国际经验与我国改革实践[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一飞;;企业年金客服渠道建设与优化[A];中国保险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入选论文集(实务卷)[C];2010年

10 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资金营运部课题组;曹琦;徐圣钧;;企业年金管理模式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苗燕;企业年金“三冷”“三热”现状堪忧[N];北京现代商报;2005年

2 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副部长 刘海华;推行企业年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N];中国工业报;2005年

3 北京首放;企业年金三大投资偏好[N];证券日报;2004年

4 深圳证券信息公司 赵 迪;由401K条款想到企业年金[N];证券日报;2005年

5 马玉荣;企业年金的快乐童年[N];证券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齐心;相关标准仍未出笼 企业年金合规入市尚待明年[N];财经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崔帆;千亿企业年金投资如何取向[N];财经时报;2005年

8 记者 董凤斌;企业年金操作稳健[N];中国证券报;200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郑秉文;企业年金治理的标尺[N];中国证券报;2005年

10 记者  董凤斌;企业年金大幅减仓A股 平稳过渡或已开始[N];中国证券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维全;中国企业年金绩效评估体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2 祁新娥;我国企业年金筹资、投资模式选择及其会计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3 孟宁;我国银行企业年金业务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4 陈静;企业年金会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洪娟;企业年金受益人理论、模型及应用[D];东华大学;2012年

6 林晓红;中国企业年金运营协同理论与实证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7 彭雪梅;企业年金的税收政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高战胜;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郭磊;中国企业年金投资战略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姜蕾;中国企业年金发展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陶似玉;我国企业年金发展的动力体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张军;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及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3 芮秋会;信托型企业年金监管制度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刘洁;我国企业年金运作模式的优化选择[D];复旦大学;2008年

5 程冰冰;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年金会计问题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介晋芳;我国中小企业年金设计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7 李彦彬;我国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8 李萍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企业年金业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田萍;我国企业年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翔宇;我国企业年金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17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717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3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