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浪乞讨人员中特殊对象救助保护制度第2页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三)物质救助和精神救助相结合。救助保护机构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第七条的规定,为流浪未成年人和流浪精神病人提供食物、住处、基本医疗和通讯联系等救助服务。生活供养的标准,适当高于其他救助对象,保障他们的身体需要。对流浪未成年人,广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还辅之行为矫治和文化教育。通过法制课程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调培等方式培养法制纪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设置了专门的教师岗位对未成年人进行基础文化教育。2009年起,还与市教育机构签订协议,教育机构定期派出专职教师为流浪未成年人上课。对于流浪精神病人,除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提供精神科诊疗和生活供养外,对于同时患其他疾病的人员还请相关专科医院医生进行会诊治疗。康复治疗广州市救助管理站还每天派员与他们面谈,在对其进行询问的同时进行心理辅导,给予关心和慰藉,稳定其情绪。
(四)积极帮助返回家庭。对于救助保护的对象,救助保护机构通过各种方式查询核实他们的身份地址,查找其监护人并通知其领回,监护人不能领回的,安排人员把他们送返其监护人身边。受救助保护的流浪未成年人和流浪精神病人,救助保护机构都会对其进行询问,并根据其提供的姓名地址联系当地政府和公安部门进行核实,对于不能提供身份地址的未成年人,通过在报刊刊登寻亲启事的方式向社会征集线索。市区分站专门成立了协助接回办公室负责流浪精神病人的协助返乡工作。儿童中心还与新闻媒体合作,开展中秋圆梦活动,通过新闻报道的形式公布未成年人的救助过程,为其寻找亲人。对于长期不能查清身份流浪儿童的进行DNA采样,上传公安DNA数据库进行比对查找。为加快救助保护对象的返乡效率,与外省救助站建立了跨省接回协助机制,对于亲属不愿接回的对象,由外省救助站协助接回再由其送返家庭。
(五)对长期滞留人员实行异地安置。救助保护对象中有少部分人员由于生理缺陷、离家时间长,虽经过救助机构的长期努力,但始终没法查明其身份地址,一直滞留在站。随着时间的发展,此类人员逐步积压下来,数量越积越大。根据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对此类人员应进行安置。但广州可安置的福利机构床位有限,难以满足需求,为了妥善解决安置难道。广州市救助保护机构积极开拓创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将部分滞留三年以上的救助保护对象转移到广东省内的福利医疗机构进行异地安置,大大减轻了广州市救助保护床位的压力。在转移安置后,救助管理机构仍定期派人到安置单位对安置对象进行询问核实,获知安置对象的身分地址后,按协助返乡程序将其送返家庭。
第三节外国救助保护制度的经验和借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让我们把探求治理乞讨的视觉投向国际社会的舞台,为我国治理城市流浪乞讨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1.英国:分类管理流浪乞讨人员
英国提倡“自由”、“民主”和“****”的价值观,同时又大力取缔流浪乞讨人员。因此,英国政府在治理乞讨问题上,该帮的要帮(如因天灾****的致贫者、孤立无援的残疾人等进行综合性救助);该禁的要禁(如禁止在政府机关、高级宾馆和公共场所行乞);该管的就管(如乞讨人员中的懒汉、醉鬼、吸毒者等犯罪分子)。英国政府发言人告诫市民,若想帮助流浪乞讨者,,可以把钱捐到慈善机构,或者是给他们食物或衣物[35]。
2.法国:政府和民间组织共同努力
法国政府虽然无力从根本上解决流浪乞讨人员问题,却也投入了较大的人力和财力。如,巴黎警察成立了“无家可归者救助队”。在管理乞讨人员方面,法国政府并没有设置严格的讨区。但有关法律规定,非法占用他人所属场地的乞讨者将被判6个月监禁和3750欧元罚款。除了政府的努力外,法国的民间组织
参考文献
[1]陈微•当代中国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路径分析[J]•浙江社会科学, 2006, (6)•
程胜利•社会工作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及政策建议[J]•社会, 2004, (9)•
洪大用•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救助[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4•
姜平平•关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政治学分析[J]•蚌埠党校学报, 2006, (4)•
刘莘•法治政府与行政决策、行政立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刘艳霞,张朝雄•建立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J]•兰州学刊, 2007,(4)•
[美]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罗柳周,等•广州流浪乞讨人员现象的考察与思考[J].社会, 2004, (10)•
汤秀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J].理论前沿, 2007, (14)•
[10]王健•流浪乞讨人员的社会救助与社会控制———以成都为例[J]•社会科学研究, 2005,(4)•
[11]杨雅华•从中西文化的差异与融合看流浪乞讨的规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2007,(6).
[12]任振兴.社会救助的概念及原则[J].社会福利, 2003(3).
[13]陈良瑾.中国社会工作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4.
[14]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
学出版社, 2002.
[15]汤秀娟.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J].理论前沿. 2007(14).
[16]邵芬,谢晓如.我国社会救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J].云南社会科学, 2004(1).
[17]王思斌.从管制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7).
[18]李迎生,吕朝华.矫枉过正: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制度的实证分析[J].社会学.
[19]谢勇行.试论我国现行救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4(4).
[20]王思斌.从管制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7).
[21]陈彦方,杨德森,姚芳传,等.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1-165.
[22]王 玉,朱世辉.受助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的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06, 6(5): 370-371.
[23]左永仁,等.东北三省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调查报告[J].社会福利,2003(9).
[24]高月玲,杨安志.关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08(2).
[25]方福康.城市流浪乞讨问题应实行综合治理[J].中国民政,2004(8).
[26]李永新.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保护项目情况的调研报告[J].社会福利,2004(5).
[27]陈晨.流浪儿童救助的重中之重———心理矫治[J].社会福利,2004(5).
[28]张千帆.实现自由与秩序的良性平衡[J].中国法学,2004(4).
[29]徐前权,叶蓓.救助管理办法及其实施中的人性化思考[J].社会福利,2004(11).
[30]徐前权,叶蓓.无名流浪人员交通事故赔偿的法理思考[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2) .
[31]陈光焱.构建和谐社会与财政改革基本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5) .
[32]杨翠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J].浙江大学学报,2004(3) .
[33]邹占卿.新形势下推进救助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对策[J].社会福利,2007(10).
[34]刘功.安置———救助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J].社会福利,2008(1).
[35]赵清竹.走遍世界看乞丐[J].社区.2008(4):28-31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及统筹改革思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81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81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