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财政对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的补给效应
[Abstract]:Since the reform of the tax sharing system, the land fin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ource of local government to enhance its financial resources. The local government has a large-scale land expropriation and demolition behavior with the land finance.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regulations, the local government should use a part of the land transfer income to subsidize the social security cause of the land expropriated farmers. On the basis of model estimation and data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local government land finance has a recharge effect on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that is, it has a stimulating effect on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cal government's self-interest and public nature,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in the recharge effect of Land Finance on the social security expenditure of local government. In the future,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hard provisions of "land for securit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碎片化’及其治理研究”(14BGL150) 江苏省社科项目“江苏农村的治理现代化研究——社会政策的视角”(14SZB016)
【分类号】:F812.45;D6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宋明岷;;失地农民“土地换保障”模式评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7期
2 马小勇;白永秀;;我国传统农业区农地制度改革:一种“土地换保障”的方案[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3 刘佳;吴建南;马亮;;地方政府官员晋升与土地财政——基于中国地市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02期
4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5 唐云松;梁贤杰;;中国土地寻租问题的治理——以公共选择理论为视角[J];社会科学家;2010年08期
6 郑雄飞;;破解“土地换保障”的困境——基于“资源”视角的社会伦理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0年06期
7 祝灵君,聂进;公共性与自利性:一种政府分析视角的再思考[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Construc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Index System of Cultivated Land Based on the Viewpoi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0年09期
2 喻玲;;经济法视野中的国家调节经济之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3 陈宏光;;新时期法治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十七大报告蕴含的法治思想[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4 赵宗亮;;权利政治初论——方法、观念与实践[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5 翟年祥,项光勤;进城农民社会保障若干问题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章礼强;汪文珍;;市民社会、(市)民法及其构建论略[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7 金志云;;双重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竞争行为的博弈分析——以投资支出竞争为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陈宝胜;;公共管理模式嬗变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9 王芳;;刍议责任型政府的制度性责任——基于“企业家政府”原理的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桂在泓;王平;;论当代中国政府能动性的发生与制约[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郑茱馨;;预期收益、资产专用性与农地流转:来自广东省的验证[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罗必良;李尚蒲;;地方政府间竞争:基于土地出让反应函数的估算——来自省级面板数据的验证(1993-2009)[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3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4 刘宁;孙秋鹏;;投资宏观调控过程中的中央与地方博弈行为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曹正汉;;弱者的产权是如何形成的?——中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要求权”向土地开发权演变的原因[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6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李春;;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多元协作组织研究[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8 倪子靖;;规制俘获理论的文献综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9 孙柳媚;王争;;转型时期的税收竞争、地方公共服务与经济表现[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10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仉巍;我国司法机关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底偃鹏;发展中国家财政分权对减贫的作用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霞;新疆农村基本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5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7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江依妮;中国式财政分权下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晓玲;以农地为依托构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胡昕宇;农民视角下的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黄宏武;广州市花都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袁昭;城市圈土地结构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苏焕菊;我国农村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梁勇;青岛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制度完善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9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彭双双;社会转型期我国利益矛盾的政治协调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小勇;白永秀;;农地制度改革:农民自主选择的“土地换保障方案”[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姚俊;;基于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区域土地整理社会效益测算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3 杜威漩;;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以农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和变迁为例[J];商业研究;2009年02期
4 ;成都“户改”第四年[J];小康;2008年02期
5 杨一帆;;失地农民的征地补偿与社会保障——兼论构建复合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J];财经科学;2008年04期
6 樊小钢;土地的保障功能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李晓云;张安录;高进云;乔荣峰;陈莹;;农户农地城市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农户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4期
8 宋敏;张安录;;湖北省农地资源正外部性价值量估算——基于对农地社会与生态之功能和价值分类的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4期
9 吴群;李永乐;;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财贸经济;2010年07期
10 周彬;杜两省;;“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上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秦晖;[N];经济观察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任浩;征地制度中地价补偿标准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2 武燕丽;农用土地资源价值测度方法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05年
3 于冰;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与征地标准的平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姚晓黎;山东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双文元;转型时期新疆昌吉市农村土地保障功能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兴庭;;解决“土地财政”核心在于权利调整[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8年04期
2 黄小虎;;解析土地财政[J];红旗文稿;2010年20期
3 许安拓;修竣强;;破解地方依赖土地财政的畸形发展模式[J];人民论坛;2012年08期
4 崔军;杨琪;;新世纪以来土地财政对城镇化的扭曲效应[J];当代社科视野;2014年03期
5 刘尚希;马静;;土地财政是高房价的罪魁祸首吗——土地财政的新变局[J];人民论坛;2010年25期
6 徐瑗;;土地财政退出的关键——专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袁志刚[J];南风窗;2011年07期
7 张德勇;;土地财政何时消失[J];领导之友;2011年05期
8 谢国财;温正斌;;“土地财政”问题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12期
9 贺雪峰;;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问题思考[J];人民论坛;2012年29期
10 周乐彬;;应逐步摆脱土地财政依赖[J];新湘评论;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富娟;;厦门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财政与政府经济行为研究[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黄小虎;;解析土地财政[A];2010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黄小虎;;对《“土地财政”的两种模式——浙、陕的两个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4 秋风;;对《“土地财政”的两种模式——浙、陕的两个案例研究》一文的评论[A];中国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土地卷)第八集[C];2011年
5 胡长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土地财政影响因素及存在问题分析[A];第七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申明锐;罗震东;;高房价中的土地财政作用机制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漆亮亮;;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模式的危害、成因及其治理——以厦门市为例[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8 茅明睿;;北京土地财政的现状、未来及有关趋势判断[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9 城市总体规划)[C];2014年
9 蒋仁开;;土地财政规模过大不利于发展方式转变[A];中国土地学会625论坛-第二十个全国“土地日”:土地与转变发展方式——依法管地 集约用地论文集[C];2010年
10 吴冠岑;牛星;王洪强;;土地财政、房地产价格和城市特性分析[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志杨;地方失去“土地财政”后路该怎么走[N];中国审计报;2009年
2 郭立场;“土地财政”驱动砖窑场“疯长”[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3 尹卫国;“土地财政”再度膨胀隐忧甚多[N];中国税务报;2009年
4 冀北仁;应谨防土地财政“复活”[N];中国审计报;2009年
5 安邦咨询公司高级研究员 陈和午;日益畸形的土地财政影响堪忧[N];证券时报;2010年
6 蔡永飞;城镇建设要减轻土地财政依赖[N];农民日报;2010年
7 瞿玉杰;“偷偷卖地”:土地财政的“升级版”[N];工人日报;2010年
8 黄小鹏;欲终结土地财政先节制地方事权[N];证券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马爽;拆迁条例修改引发地方土地财政之忧[N];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江苏省连云港市司法局 吴学安;摒弃“土地财政”才是调控根本[N];中国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骆祖春;中国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2 周卫;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成因及治理思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年
3 贾丽杰;制度约束、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互动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维一;中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董海忠;我国“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其原因、风险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3 王涤平;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4 简玉婷;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形成机制与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刘锦;“土地财政”问题研究:成因与治理[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良海;土地财政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周娟;和谐社会进程中土地财政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山西大学;2011年
8 侯文明;“土地财政”的法经济学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郝建平;我国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的缘由分析及改良途径[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10 张淑芳;土地财政下地方与中央政府博弈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339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133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