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28 11:4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年龄的不断增长,改革开放初期进城务工的农民工逐步退出历史舞台,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开始成为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化的户籍制度,新生代农民工无法享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和福利待遇,以致生活状况不理想,缺少基本的社会保障;再加上自身文化素质不高,社会竞争力不强,导致就业难、收入低,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此情况下,能否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同样影响着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认清我国在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加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首先对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相关理论依据进行阐述。其次,从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需要,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综合素质的需要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的需要等三个方面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述;从构建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全面发展等三个方面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再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剖析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存在的问题,并从思想认识层面、相关制度层面、社会文化环境、个人自身素质等几个方面对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即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作用,丰富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process, the continuous growth of the age of migrant workers, migrant workers in the early stag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gradually withdrew from the historical stage, after 80, After 1990,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began to become an important force in so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 construction. However, because of 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of urban-rural dualization in China for a long time,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an not enjoy the same employment and welfare treatment as urban residents, resulting in unsatisfactory living conditions and lack of basic social security; In addition, their own cultural quality is not high, social competitiveness is not strong, resulting in difficult employment, low income, difficult to integrate into urban life.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whethe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can be done well is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and also affects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mselves. Therefore, it is urgent for us to recogniz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our country, and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rough various ways and methods. In this paper,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lated concepts are defined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basis is expounded. Secondly,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the need to enrich and develop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need to promote the better integr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to the ci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building a new countryside and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irdly,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analysis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tatu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rom the ideological level, related system level, soci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Personal quality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xistence of problems are discussed. Finally,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ason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t mainly starts from five aspects, that is, to give play to the role of the subj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rich and perfect the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innovate the way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o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4;D4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瑞鑫;傅慧芳;;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变迁[J];中国青年研究;2006年04期

2 吴红宇;谢国强;;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利益诉求及角色变迁——基于东莞塘厦镇的调查分析[J];南方人口;2006年02期

3 王正中;;“民工荒”现象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理性选择[J];理论学刊;2006年09期

4 李莎;;论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梁宇;;浅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价值观及其成因[J];市场论坛;2007年04期

6 蔡亚林;赵博通;;80后民工新生代[J];经济;2007年08期

7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J];学术探索;2007年03期

8 李建荣;;要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生存现状[J];兵团工运;2007年08期

9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年10期

10 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绍辉;;“为承认而斗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2 张锦华;;经济转型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分析——基于长三角的田野调查和实证分析[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3 谭云霞;;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入党问题的探讨[A];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暨贺州市创新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冯丹;;浅论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政治教育[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王全迪;;新生代农民工的培训与就业[A];“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徐祖荣;;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社会资本视角[A];社会管理创新与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七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1)[C];2011年

7 崔铁吉;;新生代农民工价值取向及引导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8 赵丽欣;;新生代农民工精神需求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A];第七届河北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2年

9 刘震;;新生代农民工的发展与服务[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10 冯丹;张庆武;;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预估指标框架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青少年发展研究报告——第八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2)[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莉;新生代农民工调查出炉 七成农民工感觉孤独[N];中国改革报;2007年

2 王庆环;新生代农民工:值得关注的社会群体[N];光明日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 张刃;破解新生代农民工困扰要“对症下药”[N];工人日报;2007年

4 邓琳;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能力不容小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7年

5 李亚杰邋刘娟 葛素表;新生代农民工新“望子成龙”:盼子女当博士[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6 李亚杰邋刘娟;新生代农民工能顺利融入城市生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本报记者 车辉;谁为新生代农民工教育“买单”?[N];工人日报;2008年

8 长子中;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鹏权;城市化:新生代农民工的重要诉求[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张志忠;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N];浙江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慧;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2 唐茂林;为承认而斗争: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离职心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3 陈云川;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嵌入、职业嵌入与工作绩效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4年

4 朱广琴;社会保障视角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2年

5 史斌;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距离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6 曾思康;新生代农民工发展的经济学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7 徐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研究[D];武汉大学;2014年

8 黄庆玲;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4年

9 秦伟平;新生代农民工工作嵌入:双重身份的作用机制[D];南京大学;2010年

10 肖红梅;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原艳娜;新生代农民工的需要心理及教育引导[D];中南大学;2009年

2 黄小亮;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李小红;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4 张锐;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演变趋势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学进;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思想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马婧;制造业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存量和构建[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郑德宝;新生代农民工角色困境探析[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刘瑞;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曾丽;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10 徐方坤;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362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362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