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利益表达机制
【作者单位】: 内蒙古科技大学文法学院网络舆情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边疆民族地区网络舆情传播及其政府治理机制研究”(13BXW033)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12YJC710054)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家庆;吴敏;;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利益协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2 汤敏轩;危机管理体制中的信息沟通机制——基于组织整合的流程分析[J];江海学刊;2004年01期
3 韩东林;;分配不公的界定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南都学坛;2010年02期
4 安华;;民族地区社会风险、社会稳定与社会保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军;;流行病防控的伦理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2 张志勇;;人与制度关系的哲学研究综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徐志达;;新生代农民工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之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4 张君平;;罗尔斯正义论体系的三元结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3期
5 孙强;杨秋军;;党内潜规则的实质辨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6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7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8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9 颜运秋;陈健誉;;集体合同纠纷与公益诉讼[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10 伏创宇;;论公务员不服从违法命令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全林;;坚持科学发展观,正视大学发展创新的代价[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交叉学科卷)[C];2005年
2 邱国良;郑延恒;;论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的民主沟通[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高峰;;社会秩序何以可能?——基于存在论的研究视角[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李阳;;我国检察官职业道德建设之应然路径与实然选择——以制度建设和检察文化建设为视角[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白云;;和谐社会下我国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创新思想·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黑龙江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08年
6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张燕;;异种角膜移植的伦理考量[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王勇;;服务型政府若干问题考量——基于后工业化不确定性治理的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5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6 周秋君;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龙耀;国家保障与社会支持:中国高校学生生存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9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钟琪;危机应对体系评估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朱汉明;基于农民权益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康;;区分“公平”与“均平” 把握好政府责任与政策理性[J];财政研究;2006年12期
2 叶国文;预警和救治:从“9·11”事件看政府危机管理[J];国际论坛;2002年03期
3 吴家庆,李风华;论我国社会转型期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3期
4 陈成文,陈海平;西方社会学家眼中的“和谐社会”[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5期
5 林义;强化我国社会风险管理的政策思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06期
6 熊光清;;当前中国社会风险形成的原因及其基本对策[J];教学与研究;2006年07期
7 刘斌;西方经济学中收入分配公平观述评[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谢岳;组织结构的制度化重建:开放社会的政治整合[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9 牟钟鉴;;如何应对我国宗教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J];行政管理改革;2010年09期
10 李习彬;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几条建议[J];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德胜;;试论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驻军的社会意义[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2期
2 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对策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3 李育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基本对策[J];学理论;2011年02期
4 李育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审视[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侯江红;;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境外非政府组织现状与规范对策[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年09期
6 李雪岩;龙耀;;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教育发展探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归侨侨眷发展问题研究系列之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7 张百如;更新观念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的一项紧迫性工程[J];创造;1998年04期
8 叶红;浅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观念现代化[J];民族工作;1998年S1期
9 方盛举,陈立春;影响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政治稳定的主要因素分析[J];思想战线;1999年05期
10 ;新时期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振兴;周锟;王达阳;;破解边疆民族地区民生难题的有益探索——新疆伊犁、哈密地区“两居”工程建设情况调研[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成果集(2012年)[C];2013年
2 金珍;;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思考——以云南高校为例[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3 金海燕;;边疆民族地区扩大对外开放的战略思考[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4 方铁;;处理好边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发展理念卷[C];2010年
5 祝有光;左腾英;;《边疆民族地区城镇小学寄宿部功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A];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师队伍建设研究”科研成果集(云南卷)[C];2013年
6 郭大烈;;民族文化类型及其与现代化的调适[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7 吴海燕;周国炎;;论民族杂居地区和谐语言生活构建——以云南省民族杂居地区为例[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8 方铁;;处理好边疆发展中的几个关系[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8集)[C];2014年
9 孙懿;;抓住机遇,发挥优势,谋求发展——边疆民族地区发展问题探讨[A];兴边富民与少数民族发展——第十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周家荣;;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小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对策研究——以教学质量监测为视角的分析[A];中国教育学会基础教育评价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子花;发展教育是边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N];云南政协报;2005年
2 方慧;中国边政学研究的新突破[N];云南日报;2007年
3 肖文辉 李祥如;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信用社支农支牧工作的研究[N];锡林郭勒日报;2007年
4 贺薇邋潘蓉;边疆民族地区要抓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N];云南政协报;2008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张居正 赵启文;谋发展话民生[N];云南政协报;2009年
6 本报特约记者;凝聚社会共识,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真实需求发声[N];中国民族报;2010年
7 罗淳;特色立镇 能力建镇[N];中国民族报;2010年
8 省政协委员、省科技情报研究院研究员 彭靖里;让“科普”走向“科技惠民”[N];云南政协报;2011年
9 ;服务改革发展稳定 造福各族人民群众 大力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N];人民日报;2011年
10 李皓 杜肯堂;边疆民族地区要加快专业化[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宏杰;边疆民族地区突发事件应急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石正义;影响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安全稳定的美国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3 吕怀玉;边疆民族地区减贫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4 王鹏;祁连山牧民生态哲理[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玉;边疆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张芳芳;城市化进程中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3 王欣;边疆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年
4 关晓菲;边疆民族地区热点舆情事件中媒体舆论引导机制探析[D];内蒙古大学;2014年
5 冯军;云南省边疆民族地区公共服务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玉琨;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长效机制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刘凯;科技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永鑫;边疆民族地区和谐政治文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9 段志坚;云南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对策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4年
10 赵志忠;边疆民族地区突发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D];云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422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542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