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02:06
本文关键词:中国宪法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代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直接结果是导致了权利理论的发展。社会权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与传统的自由权不同,社会权主要是一种积极性的权利。她的现实要求国家积极的作为,为权利的实现履行义务。社会保障权是社会权的核心。社会保障权根源于人性尊严,体现了人是目的而非手段的价值。在现代的风险社会中,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维持最低限度生活的权利。她作为客观法是宪法追求的价值,对国家公权力均具有拘束力。而作为主观权利则是一种请求权,可以向国家公权力机关提出履行的请求以及司法救济。制度是权利的载体。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着种种问题,究其原因是对社会保障权认识存在着误区。完善制度是对权利的更好保护。本文试图从社会保障权的根基与多维度的视角理解社会保障权。在古代与现代理论中均存在着社会保障权的根基。回顾了我国宪法规范上的社会保障权条款,本着以问题为导向的原则,认真检视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角度提出对社会保障权进行完善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障权 主观权利 客观法 社会权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9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7-8
- 二、国内研究现状8-9
- 第一章 社会保障的宪法根基9-13
-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宪法根基之人民主权9-10
-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宪法根基之法治10-12
- 本章小结12-13
- 第二章 社会保障权的多维度分析13-26
- 第一节 人权意义上的社会保障权13-14
- 第二节 作为社会权的社会保障权14-15
- 第三节 作为主观权利与客观法的社会保障权15-24
- 一、主观权利:社会保障权的权利属性16-18
- 二、客观法:社会保障权的价值属性18-24
- 本章小结24-26
- 第三章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26-34
- 第一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进历程26-30
- 一、1949年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26-28
- 二、1982年至今(改革开放至今)28-30
- 第二节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30-32
- 本章小结32-34
- 第四章 社会保障权的实现与救济34-41
- 第一节 宪法委托下的立法权对社会保障权的保护35-37
- 第二节 行政权对社会保障权的保护37-38
- 第三节 司法权对社会保障权的保护38-40
- 本章小结40-41
- 结语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钱福臣;;我国宪法私法效力问题的基础认知——基于中西比较的立场[J];当代法学;2014年02期
2 李磊;;社会保障权的宪法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2009年10期
3 杨威;;论社会保障权的保障——一种作为“客观法”的思路[J];福建法学;2009年01期
4 郭曰君;吕铁贞;;社会保障权宪法确认之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7年01期
5 王建学;;论社会保障权的司法保护[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钱福臣;洛克与卢梭人民主权学说比较研究[J];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张翔;基本权利的双重性质[J];法学研究;2005年03期
8 钱福臣;中西宪法概念比较研究[J];法学研究;1998年03期
9 A·艾德,刘俊海,徐海燕;人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J];外国法译评;199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宪法视角下的社会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2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62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