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10:15
本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沿袭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我国城乡在户籍制度、分配制度、就业制度等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差异,社会保障制度同样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化特征。城乡壁垒和二元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存在,致使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极不平衡。我国的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经过长期发展与改革,其体系基本形成,制度相对完善,而且社会保障水平也相对较高。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是全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但绝不意味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不重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从工业延伸到农业、从城市延伸到农村是一个必然趋势。 中国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必然导致二元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排斥的形成,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定对农民产生排斥。这样看来,二元结构是根本,二元保障及其对农民的排斥性是现象。他们三者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二元必排斥;而二元保障加深和拓展了二元结构排斥农民力度和范围,是二元结构排斥农民的“左臂右膀”;二元保障是二元结构的纵深发展,是二元结构在社会保障制度上的具体化;二元结构与二元保障“两个二元”共同把对农民的排斥推向巅峰;社会排斥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主要的生成原因就是二元结构的客观存在,社会排斥维度的扩展和力度的加深,是二元结构作用和发展的反映。从二元结构出发分析二元保障必然得出其排斥现状,,这是从本质到现象的顺向分析过程的必然结果;而从社会排斥的现象视角出发分析二元保障必然得出二元结构这个根源,则是从结果到原因的逆向分析过程的必然结果。这样,从本质到现象,从结果到原因,把二元结构、二元保障、社会排斥三者纳入一个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体系之中进行分析,不仅使问题简单化,而且准确地抓住了解决二元保障问题的主要矛盾,使二元保障问题最终在三者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辨证体系中得到充分而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 社会排斥 二元社会保障 农村社会保障 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323.8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导论10-23
- 第一节 选题缘起、目的和意义10-16
- 一、 研究的缘起10-12
- 二、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2-16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
- 一、 研究思路16
- 二、 研究方法16
- 第三节 研究创新点及重难点16-17
- 一、 研究的重难点16-17
- 二、 研究的创新点17
- 第四节 文献综述17-23
- 一、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17-18
- 二、 国外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18-20
- 三、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20-21
- 四、 社会保障模式的研究21-23
- 第一章 理论述评:马克思社保理论与二元经济结构23-45
-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保障的一般论述23-34
- 一、 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对劳动力再生产与社会保障需求关系的论述24-25
- 二、 马克思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对社会保障的论述25-26
-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的公平思想26-29
- 四、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基金理论29-31
- 五、 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的指导意义31-34
- 第二节 二元经济结构及其模型述评34-45
- 一、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34-37
- 二、 费景汉—拉尼斯模型37-39
- 三、 托达罗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39-41
- 四、 斯塔克的相对贫困假说41-42
- 五、 二元经济模型分析的优势42-45
- 第二章 社会排斥:二元视野中农村社保制度的困境45-59
- 第一节 农村社会保障的多维排斥性45-51
- 一、 农村社会保障项目欠缺45-46
- 二、 农村社会保障范围不足46-47
- 三、 农村社会保障层次和待遇水平低47-51
- 第二节 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与监管排斥51-54
- 一、 资金投入上的排斥51
- 二、 资金监管上的排斥51-52
- 三、 政策执行中的排斥52-54
- 第三节 农村社会保障的立法排斥54-59
- 一、 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缺失或不健全54-56
- 二、 农村社会保障有法难依、效率低下56-59
- 第三章 多维架构:二元保障的排斥机理透析59-75
- 第一节 经济制度与体制机制维度的排斥59-68
- 一、 我国工业化战略取向的客观要求59-62
- 二、 城乡二元结构格局的存在62-65
- 三、 制度设计与制度安排上的缺陷65-67
- 四、 管理体制的二元性67-68
- 第二节 结构与认识维度的排斥68-70
- 一、 不合理的社会经济结构加深了对农民的排斥68-69
- 二、 认识上的误区固化了对农民的排斥69-70
- 第三节 社会保障模式的差异排斥70-75
- 一、 城乡社会保障模式的二元化71-72
- 二、 城乡社会保障模式依赖制度路径的二元化72-75
- 第四章 化二为一: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75-90
- 第一节 完善农村社保法制,消除制度设计排斥75-78
- 一、 建立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75-76
- 二、 消除制度政策人为设计的排斥76-78
- 第二节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与监管体系78-84
- 一、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机制79-80
- 二、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模式80-83
- 三、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的公众参与机制83-84
- 第三节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84-90
- 一、 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基础85-87
- 二、 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实必要性和战略意义87-88
- 三、 覆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制度设计88-90
- 结束语90-91
- 参考文献91-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95-96
- 后记(致谢)9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霞;;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解读十七大报告中的“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黄英君;郑军;;我国二元化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反思与重构: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分析[J];保险研究;2010年04期
3 刘振杰;;社会保障中的公平及其实现途径[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4 陶勇;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透视[J];财经研究;2002年11期
5 陈萌;;越位与缺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政府责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周振;谢家智;;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及对重庆的启示[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7 潘孝珍;;关于社会保障权研究的文献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9年05期
8 李佳潼;;地方政府公信力的维护与提升之道——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为视点[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邹本义;洪海;;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构建[J];法学与实践;2006年02期
10 王峰;;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J];法制与社会;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3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6350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