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视角下的社会医疗保障研究
本文关键词:行政法视角下的社会医疗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行政法的角度,并试图结合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社会医疗保障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梳理,并结合与其相关的法学尤其是行政法学原理,试图对我国当前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和重构提出建议。最后提出社会医疗保障重构的实现路径,作为行政法学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障改革的提交的回应和答卷,同时希冀对行政法学研究提出新课题。 第一章:首先从民生理念入手,引出论文拟研究的主题。接着对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作简要的分析,进而论证了对社会医疗保障的研究中,行政法视角的必要性。此后简要梳理了中外学界各相关学科关于社会医疗保障的已有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本文拟遵循的研究思路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证分析。我国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由公费医疗、劳保医疗以及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成。经过多次改革,已发展成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公费医疗以及社会医疗救助组成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当前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尚未解决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早期的全盘市场化的改革卸载了医疗保障领域国家对公民的照顾的责任,在强化对个人责任的加载的同时,忽视了基本医疗服务公共产品的属性。 第三章:社会医疗保障的宪政法理基础。我国宪法以及加入的国际公约都直接或间接规定了公民享有医疗保障的权利,通过剖析医疗保障权的权利属性和宪法权利实现的方式,指出当前国家的任务在于依照宪法的委托,加快社会医疗保障领域额的立法。同时对公共服务、给付行政等相关行政法理论展开研究,最后分析指出社会医疗保障领域行政法的任务在于通过完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来承担国家对公民在医疗保障领域的生存照顾义务。 第四章:行政法视角下社会医疗保障的重构。承接前三章的研究成果,探讨了我国社会医疗保障的重构问题。通过介绍世界范围内各种主要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同时深入分析了我国当前社会医疗保障的模式以及该模式下所涉及各方主体的法律属性,最后提出了对社会医疗保障改革和重构的设想。 第五章社会医疗保障重构的实现路径。在前一章对重构方案业已明确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社会医疗保障重构的实现路径问题,可以视为行政法学理论对社会医疗保障改革的提交的回应和答卷:社会医疗保障的法治化目的在于划定医疗保障领域法律的界限,实现法律与政策以及其他治理方式之间的良好互动和回应;公私协力与民营化致力于解决医疗保障资金来源不足以及医疗服务的质量问题;强制参保将集中解决医疗社会保险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社会医疗保障 医疗救助 社会医疗保险 政府责任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22.182.3;F84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第一章 绪论13-23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3-17
- 一、民生与医疗保障13-14
- 二、医疗保障研究中行政法视角14-17
-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障研究现状17-18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8-23
- 一、研究思路18-20
- 二、研究方法20-23
- 第二章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实证分析23-38
- 第一节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发展23-25
- 一、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24
-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4-25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分析25-32
-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26-27
-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27-29
-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9
- 四、公费医疗29-31
- 五、医疗救助31-32
- 第三节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32-38
- 一、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成败之辩32-34
- 二、我国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34-38
- 第三章 社会医疗保障的宪政法理基础38-62
- 第一节 医疗保障权在中国宪法规范中的逻辑推定38-52
- 一、宪法及相关人权公约的规定38-42
- 二、医疗保障权的权利属性42-48
- 三、宪法权利实现的方法48-52
- 第二节 社会医疗保障的行政法基本理论52-62
- 一、社会医疗保障领域的宪法与行政法的联结52-54
- 二、社会医疗保障领域行政法的角色——兼论给付行政的理论54-59
- 三、社会保障领域的政府责任——行政法的新任务59-62
- 第四章 行政法视角下社会医疗保障的重构62-88
- 第一节 世界医疗保障制度模式分析——兼论各代表国家的医疗保障制度62-68
- 一、国家医疗保障英国模式62-64
- 二、社会医疗保障德国模式64-65
- 三、储蓄医疗保障新加坡模式65-66
- 四、市场医疗保障美国模式66-68
- 五、小结68
- 第二节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模式的分析68-78
- 一、我国社会医疗保障模式68-70
- 二、我国社会医疗保障模式的法律属性之还原与澄清70-78
- 第三节 我国社会医疗保障的改革与重构78-88
- 一、构建覆盖全体公民的医疗保障体系79-82
- 二、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保障体系82-85
- 三、构建高给付水平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85-88
- 第五章 社会医疗保障重构的实现路径88-124
- 第一节 社会医疗保障的法治化88-101
- 一、给付行政的法治与法治化88-94
- 二、给付行政领域的“法化”倾向与法治化94-96
- 三、法律的界限96-100
- 四、社会医疗保障领域法治化的实现100-101
- 第二节 公私协力与民营化101-113
- 一、公私协力与民营化的兴起101-102
- 二、社会医疗保障民营化的动因及理论基础102-106
- 三、社会医疗保障民营化的路径选择106-111
- 四、社会医疗保障民营化过程中的国家责任111-113
- 第三节 强制参保113-124
- 一、强制参保的宪政合理性113-118
- 二、对我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分析118-122
- 三、结论122-124
- 参考文献124-136
- 后记136-1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海波;;中国行政法学的外国法渊源[J];比较法研究;2007年06期
2 关保英;;行政法学体系全球趋同之解析[J];比较法研究;2009年01期
3 郑贤君;李样举;;作为宪法权利的物质帮助权辨析[J];长白学刊;2009年03期
4 浦启华;;香港的医疗制度及其改革[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6期
5 胡敏洁;;论社会权的可裁判性[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吴威威;构建责任政府的理论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7 于安;;论我国社会行政法的构建[J];法学杂志;2007年03期
8 徐以祥;;论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可诉性公法权利[J];法学杂志;2009年12期
9 杨建顺;;《社会保险法》促建社会安全网络[J];观察与思考;2010年12期
10 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顾昕;;走向全民医保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A];中国改革论坛文集[C];2007年
2 闫尔宝;;关于给付行政的若干思考——以德日行政法为中心[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卫生部部长 陈竺;[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向明;医疗保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玉庆;论生存权及其法律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吴健;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行政法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庄伟廷;台湾全民健保制度得失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周楠;我国医疗体制中政府责任法律机制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行政法视角下的社会医疗保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863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86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