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4-09 01:34
本文关键词:股指期货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关乎百姓民生的重要问题,而社保基金的资金缺口问题由于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快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社保基金是我国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其投资选择对我国资本市场有着非凡的影响力,由于社保基金的增值压力,所以其投资运营的选择也带来了相应的高标准。社保基金投资要想保值增值必须通过资本市场,自从2000年成立了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以后,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开始了大步增长,在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占了增长的大部分。但是社保基金投资的起步毕竟太晚,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非常明显的不足。所以无论在管理上还是在投资水平上和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稚嫩的。然而由于社保基金投资必须首先遵守的是社保基金的安全性,保值增值的压力又使得我们必须进入资本市场股票市场。但是股票市场相比较以前的社保基金投资,面对的风险要更大,更多样。虽然利用各种投资理念不同的基金组合构成的社保基金投资组合,可以比较不错的规避非系统风险,但是面对系统风险的问题,仅仅依靠分散化投资理念还不能比较有效的消除。所以需要新型的金融工具来降低系统风险,而金融衍生品中的股指期货能够比较不错的担当这个角色。 2010年4月16日,我国沪深300指数期货正式推出,填补了我国股指期货的空白。股指期货的特点里面既有像套利和保证金制度而引发的高风险性,但也有套期保值消除风险的功能。套期保值功能面对社保基金投资中利用分散化投资依然无法很好规避的系统性风险有比较好的降低作用。所以社保基金投资中完全可以利用股指期货进行投资组合的构建,在股指期货的投资中放弃套利的思想,仅仅利用套期保值功能降低整体风险,这不和社保基金投资中的安全性原则相违背,而相反正是安全性原则在社保基金投资中的体现。本文试图利用已经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过后的市场数据,来表现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对于社保基金投资提高安全性的证明。 以前的社保基金投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保基金投资的具体绩效分析以及社保基金投资的管理问题,一种主要研究现有投资是否有效率,主要是体现社保基金投资收益性;另一种主要是从投资应该如何规范,主要体现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出发考虑。本文旨在利用股指期货对现有社保基金投资在股市市场的投资组合进行套期保值的分析,观察股指期货是否能够作为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里面的一部分,既是对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管理建议,也是对我国现有社保基金投资在股市市场的组合进行的从对沪深300指数的复制程度的考察。从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在股市市场的分散化程度,虽然不能绝对的证明,但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在消除非系统风险上的能力。 本文在套期保值率计算的模型选择上并不采取越复杂越好的想法,而是根据实际的我国股指期货以及现货市场收益率的情况优先进行ADF、DW等等检验确定适合选取的模型公式,然后进一步计算得到套期保值率。利用得到的最优套期保值率再来进行了实际套期保值的操作观察在我国真实市场中,套期保值的效果如何。在社保基金现实持股的样本选取中,利用公开的社保基金持股情况,使用加权平均的算法得到社保基金组合的平均收益率。由于公开的社保基金持股情况是以季度为划分,而我国股指期货市场也仅仅推出了不到2年的时间,不可能以季度作为样本量,那样数据过少。所以采取了在每个季度的持股中,首先计算出社保基金持股的每日均量,然后在给以每支股票在整个社保基金投资的加权数。然后就可以利用每支股票的当日收益率得到加权后的社保基金投资的每日加权平均收益率。这样的样本数据就加大了不少,增大了最后得到数据的有效性。 本文并没有全新的观点来表述股指期货,也没有创新的模型来进行实证分析,但是本文通过社保基金投资的现状问题出发,利用新推出的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特点正好针对了问题所在,将两者结合起来研究以解决问题。而不管是社保基金还是股指期货都是非常大的方向,本文不可能全部展开来叙述,所以本文在前面的介绍中不停的通过对社保和股指期货的具体描述,逐步具体化到两者之间的结合部分,找到两者可以互作补充的部分,为后面的实证分析铺路。 因为股指期货是金融衍生品,通常的认为是股指期货拥有着高风险和高收益率的特点。但是实际操作中,我们完全可以人为的避免这些风险,而只使用股指期货对社保基金投资中安全性有利的方面。尤其是在我国,社保基金关乎百姓的方方面面,所以当养老金入市这种消息传出时,坊间纷纷一片争议,说明了在我国有着更加严峻的社保基金投资的安全性要求,而这种要求又变相的使类似于股指期货这种金融衍生品本来可以用来提高安全性的金融工具变成了在一般人中只看到其因为套利和高杠杆引起的高风险的一面。在本文的观点中,既然可以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规避以前投资组合中不能规避的系统风险,不能仅仅因为金融危机以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所带来的对金融市场的恐慌就不使用这些良好的金融衍生品。这也是在我国研究社保基金投资中很少有人对股指期货进行研究的原因。 在以前的研究中,确实没有多少将两者一起研究的,即使有研究,也都是在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前的模拟分析。而本文所写之时,股指期货已经推出了接近2年的时间,社保基金投资在股票市场的运作也非常熟练了且是委托给10家专业的投资机构进行投资,所以社保基金投资的水平比较高。所以拥有比较好的样本环境,利于分析的时效性。而因为股指期货套期保值要想有效性更高,需要配合指数化投资的思想。通过利用指数化投资和社保实际投资组合的比较,即分析了被动型投资和主动型投资配合股指期货的比较。从中选取出最适合社保基金投资与股指期货配合的投资组合。虽然在指数化投资研究中并没有实际沪深300ETF这种最适合现行沪深300指数期货的指数投资基金,但是可以通过沪深300指数进行构建收益率的分析,所以并不妨碍实证分析。 本文所给出的所有建议均是建立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实证分析既要论证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对于我国社保基金投资安全性的提高,也可以反映出现阶段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一些问题。从这些实证和理论之间的差距,得到具体问题的所在。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给出能够解决的建议。建议都是出大处出发,但是目的其实只是解决从实证分析得出的小问题。例如说现阶段下的社保基金股票的持有情况并不能很好的和沪深300指数之间有比较高的相关性,我国社保基金委托投资的机构只有10家,说明了我国现行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的数量还比较少。机构投资者的数量少,就会使得社保基金委托代理的时候可选择的就少,可选择面减少后,基金组合数量就不够多样化,所以分散投资的效果就不好。分散投资的效果不佳,和指数化投资相比,与沪深300指数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效果就不是那么的好,所以我国需要加强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环境,给予他们比较好的投资环境后,才能有更多的机构投资者进入,也能有更多的基金数量,以建立多样化的投资组合,分散投资的效果才能更好,消除系统风险的能力也就更强。 本文还有非常多的不足之处,在实证分析研究中因为理论知识的不足,无法通过动态分析套期保值率,而只能选择静态套期保值率模型。在现有社保基金投资分析中,并没有对非系统风险做出理论分析,而仅仅是依靠最终结果进行分析。在实证中,社保基金投资股票的加权平均收益率采取了一种粗略的计算方法。而面对沪深300ETF尚未推出的事实,采取了指数模拟的收益率,忽略了一些由于构建ETF可能形成的费用,可能会使计算得到的收益率偏高的情况。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 社保基金投资 指数化投资 股指期货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51;F842.6
【目录】:
- 摘要4-8
- ABSTRACT8-14
- 1. 前言14-20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4-15
- 1.2 研究方法与理论工具15
- 1.2.1 比较研究15
- 1.2.2 静态实证分析研究15
- 1.2.3 理论工具15
- 1.3 文献综述15-18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18
- 1.4.1 研究创新18
- 1.4.2 研究不足18
- 1.5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18-20
- 1.5.1 研究思路18-19
- 1.5.2 结构安排19-20
- 2. 社保基金投资的基础理论知识20-31
- 2.1 社保基金的概念和类别20-24
- 2.1.1 社保基金分类方式21-24
- 2.2 社保基金的作用24-25
- 2.2.1 保护国民基本权利,维护社会稳定24
- 2.2.2 调节分配不均,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公平24
- 2.2.3 利用社保基金的经济效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24-25
- 2.3 社保基金投资原则25-26
- 2.3.1 安全性25
- 2.3.2 流动性25
- 2.3.3 收益性25-26
- 2.4 社保基金投资的必要性26-27
- 2.4.1 部分积累制中现收现付部分存在巨大的资金缺口26
- 2.4.2 通货膨胀带来的支付压力日渐上升26
- 2.4.3 支付的刚性增长明显26
- 2.4.4 我国老龄化社会趋势明显26-27
- 2.5 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现状27-31
- 3. 股指期货的介绍31-41
- 3.1 股指期货对比现货股票市场的优势31-32
- 3.1.1 交易成本低31
- 3.1.2 卖空交易方便31-32
- 3.1.3 杠杆率高32
- 3.2 股指期货的功能32-33
- 3.2.1 价格发现32
- 3.2.2 套利功能32-33
- 3.2.3 资产配置功能33
- 3.2.4 套期保值33
- 3.3 套期保值理论33-38
- 3.3.1 套期保值理论的发展33-35
- 3.3.2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原则35
- 3.3.3 套期保值模型介绍35-38
- 3.4 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38-41
- 4. 国外社保基金投资借鉴41-50
- 4.1 美国模式41-43
- 4.1.1 美国社保基金的三层养老体系41-43
- 4.1.2 美国社保基金投资关于指数化投资的经验43
- 4.2 加拿大模式43-45
- 4.3 欧洲模式45-46
- 4.4 新加坡模式46-47
- 4.5 智利模式47
- 4.6 我国社保投资的借鉴47-50
- 4.6.1 各国社保基金投资中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依然是关注的重点47-48
- 4.6.2 资本市场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48
- 4.6.3 社保资金的筹资主要来源于企业和个人缴费,国家财政拨款为辅助48
- 4.6.4. 委托投资成为主流48-50
- 5. 社保基金指数化投资套期保值的实证性分析50-66
- 5.1 指数化投资50-51
- 5.2 沪深300指数与沪深300股指期货的实证分析51-57
- 5.2.1 沪深300指数的套期保值率的计算51-54
- 5.2.2 沪深300指数的套期保值具体实施状况54-56
- 5.2.3 实证结果分析56-57
- 5.3 实际社保基金持有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的实证分析57-63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63-65
- 5.5 下一步研究方向65-66
- 5.5.1 非系统风险加入后的多元考虑65
- 5.5.2 基于真实社保投资的期货指数优化构建65
- 5.5.3 沪深300ETF正式推出后的继续研究65-66
- 6.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建议66-71
- 6.1 我国社保基金投资的问题66-68
- 6.1.1 社保基金投资的法律法规跟不上社保基会投资的发展速度66-67
- 6.1.2 资本市场依然不够完善67
- 6.1.3 社保基会人均数量少67-68
- 6.1.4 机构投资者不足,基金数量少68
- 6.2 建议68-71
- 6.2.1 政府让社保基金拥有独立性运营能力,配套规划和法规条例规范其运营68-69
- 6.2.2 重视机构投资者,创建机构投资者投资的良好环境69
- 6.2.3 加速完善资本市场,使资本市场有效性增强69-70
- 6.2.4 增加指数化投资比例,让套期保值策略更加有效70-71
- 参考文献71-74
- 致谢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论社会保险基金的指数化投资策略[J];当代经济;2004年04期
2 王敬;程显敏;宗乐新;;股指期货在ETF投资管理中的套期保值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耿志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的经济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0年09期
4 王文灵;;公共养老储备基金融资政策研究——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经济管理;2007年24期
5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企业社会保障职能的独立化[J];经济研究;1993年11期
6 杨浩;;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效果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7年02期
7 张志超,但芳芳;社保基金投资组合选择和风险防范[J];开放导报;2004年04期
8 肖倩;;论社保基金入市后的风险管理[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12期
9 黄长征;期货套期保值决策模型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10 许飞琼;我国社会保险基金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J];统计与决策;1999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潇;沪深300指数套期保值效果的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2 王琛;社保基金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研究及策略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股指期货对社保基金投资的影响,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1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94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