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征收前后农民福利变化测度与可行能力培养——基于天津市4区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7 15:48
本文基于阿玛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以天津市武清区等4个区385份被征地农民调查样本为例,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分别对征地前后农民福利状况进行了对比测度,结果显示天津市被征地农民总体福利水平提高,其中防护性保障、住房、社区生活评价值比征地前增加;经济收入上升,但同时支出增加,使得经济状况评价值下降;农民心理感受评价值降低。主要政策建议:政府应努力提高被征地农民的人力资本,增强社会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生计;社会保障制度关键在于落实,让被征地农民真正受益;政府可通过合理的产业规划增加就业岗位,同时鼓励和扶持被征地农民自主创业,逐步适应城市竞争。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26(S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
1.1 可行能力理论
1.2 被征地农民福利的构成
2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2.1 数据来源
2.2 计量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经济状况
3.2 防护性保障
3.3 住房
3.4 社区生活
3.5 心理感受
4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征地冲突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农户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J]. 邹秀清,钟骁勇,肖泽干,宋鑫. 中国土地科学. 2012(10)
[2]农地流转的新特点及农民失权状况分析[J]. 徐元明,刘远.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0)
[3]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的抽样调查分析[J]. 王小映,贺明玉,高永. 管理世界. 2006(05)
[4]中国人居住小康标准解读[J]. 程衍方. 小康. 2005(03)
[5]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 张安录. 中国农村观察. 2000(02)
本文编号:2983160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26(S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理论框架与计量模型
1.1 可行能力理论
1.2 被征地农民福利的构成
2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2.1 数据来源
2.2 计量模型
3 结果与分析
3.1 经济状况
3.2 防护性保障
3.3 住房
3.4 社区生活
3.5 心理感受
4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征地冲突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和农户行为的动态博弈分析[J]. 邹秀清,钟骁勇,肖泽干,宋鑫. 中国土地科学. 2012(10)
[2]农地流转的新特点及农民失权状况分析[J]. 徐元明,刘远. 南京社会科学. 2010(10)
[3]我国农地转用中的土地收益分配实证研究——基于昆山、桐城、新都三地的抽样调查分析[J]. 王小映,贺明玉,高永. 管理世界. 2006(05)
[4]中国人居住小康标准解读[J]. 程衍方. 小康. 2005(03)
[5]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J]. 张安录. 中国农村观察. 2000(02)
本文编号:29831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983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