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以1997、2008年经济危机为关键节点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1-31 03:50
关键节点对制度变迁意义重大,是当今历史制度主义的核心议题。考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冲击下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急速性以及社会保障对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及时回应表明,两次经济危机成为社会保障加速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导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加速转型和加速调整。未来中国社会保障发展应以社会投资战略为核心,促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结构性升级,使其成为主动推动经济整体发展的有效系统。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7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
·174·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P113)。2010年及以后,劳动力人数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供款的比例从2009年的22.89%增加到2010年的34.21%,进一步增加到2012年的73.87%,此后增速虽然放缓但一直处在增长状态,劳动年龄人口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供款比例呈现相同发展趋势。而领取比率从2009年的34.74%增加到2010年的51.61%,到了2012年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图22004-2015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三个指标的变化资料来源:2005-2016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民政部2004-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除了通过建立新制度来覆盖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提高标准,2008年11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后文简称人社部)发布《关于2009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年实际平均提高134元,使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200元以上[25]。通过分析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养老保险制度的迅速发展过程可见,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三项制度是分立的,后两者是在前者的“统账”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在筹资方式和标准、待遇水平上与前者有一定差距,新制度只是通过在原制度的基础上“叠加”发展起来,完成了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养老标准的提高。(二)医疗保险:保障待遇和覆盖范围的双“叠加”2008年3月,卫生部、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做好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要求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并提高筹资标准,完善财政补助政策,“从2008年开始,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农民个人缴费负担由每人每年10元增加?
林闽钢等: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175·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28]。图32004-2015年中国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变化资料来源:2005-201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x2009年7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延长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方面的功能,延长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29]。2012年5月,人社部进一步出台《关于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将该政策延长执行到修订的《失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之日[30]。整体来说,这一时期失业保险制度得到全面完善。在参保范围和基金使用等方面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基金规模、享受待遇人数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保障失业人员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及积极配合国企改革、分流、安置富余职工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31](P79)。失业保险在基金筹集、使用及覆盖人群等方面的灵活调整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失业保险制度在经济危机之后,在未对制度结构做根本调整的基础上,其功能逐渐开始从保障失业群体基本生活向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方向转换。(四)社会救助:保障待遇的“叠加”2008年2月,民政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妥善安排当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在“原有政策基础上,从2008年1月1日起,按每人每月15元的标准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按每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路径依赖、关键节点与北极理事会的制度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王晨光.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04)
[2]积极社会政策与中国发展的选择[J]. 林闽钢. 社会政策研究. 2016(01)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回顾与述评[J]. 孟颖颖,李慧丽. 社会保障研究. 2015(05)
[4]路径依赖、政策扩散与国家自主性——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逻辑[J]. 邓智平. 学术研究. 2014(10)
[5]社会福利制度的效益与可持续——欧盟社会投资政策的解读与借鉴[J]. 潘屹. 社会科学. 2013(12)
[6]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朱丹. 中共党史研究. 2012(08)
[7]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实证考察与政策建议[J]. 郑军,张海川. 保险研究. 2012(02)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J]. 王延中,龙玉其. 财贸经济. 2011(01)
[9]中国社会保障制度60年:成就与教训[J]. 郑秉文.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5)
[10]医疗保险如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兼论医保制度对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J]. 郑秉文. 中国医疗保险. 2009(02)
本文编号:3010161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72(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图1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
·174·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P113)。2010年及以后,劳动力人数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供款的比例从2009年的22.89%增加到2010年的34.21%,进一步增加到2012年的73.87%,此后增速虽然放缓但一直处在增长状态,劳动年龄人口中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供款比例呈现相同发展趋势。而领取比率从2009年的34.74%增加到2010年的51.61%,到了2012年已经基本实现了所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均可以领取基本养老金。图22004-2015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三个指标的变化资料来源:2005-2016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5-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和民政部2004-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除了通过建立新制度来覆盖农村居民和城镇非从业居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进一步提高标准,2008年11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后文简称人社部)发布《关于2009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再次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全年实际平均提高134元,使企业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水平达到1200元以上[25]。通过分析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后,养老保险制度的迅速发展过程可见,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三项制度是分立的,后两者是在前者的“统账”模式上发展起来的,在筹资方式和标准、待遇水平上与前者有一定差距,新制度只是通过在原制度的基础上“叠加”发展起来,完成了养老保险覆盖面的扩大和养老标准的提高。(二)医疗保险:保障待遇和覆盖范围的双“叠加”2008年3月,卫生部、财政部共同发布《关于做好2008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通知》,要求实现新农合制度的全覆盖并提高筹资标准,完善财政补助政策,“从2008年开始,各级财政对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80元,农民个人缴费负担由每人每年10元增加?
林闽钢等:中国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175·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28]。图32004-2015年中国医疗保险覆盖率的变化资料来源:2005-2016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x2009年7月,人社部发布《关于延长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基金在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方面的功能,延长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政策[29]。2012年5月,人社部进一步出台《关于东部7省(市)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决定将该政策延长执行到修订的《失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之日[30]。整体来说,这一时期失业保险制度得到全面完善。在参保范围和基金使用等方面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基金规模、享受待遇人数也有较大幅度增长,在保障失业人员及其家庭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及积极配合国企改革、分流、安置富余职工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31](P79)。失业保险在基金筹集、使用及覆盖人群等方面的灵活调整使其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同时失业保险制度在经济危机之后,在未对制度结构做根本调整的基础上,其功能逐渐开始从保障失业群体基本生活向保障基本生活和促进再就业方向转换。(四)社会救助:保障待遇的“叠加”2008年2月,民政部和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妥善安排当前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在“原有政策基础上,从2008年1月1日起,按每人每月15元的标准提高城市低保对象的补助水平,按每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路径依赖、关键节点与北极理事会的制度变迁——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 王晨光.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2018(04)
[2]积极社会政策与中国发展的选择[J]. 林闽钢. 社会政策研究. 2016(01)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失业保险制度的政策回顾与述评[J]. 孟颖颖,李慧丽. 社会保障研究. 2015(05)
[4]路径依赖、政策扩散与国家自主性——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的逻辑[J]. 邓智平. 学术研究. 2014(10)
[5]社会福利制度的效益与可持续——欧盟社会投资政策的解读与借鉴[J]. 潘屹. 社会科学. 2013(12)
[6]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 朱丹. 中共党史研究. 2012(08)
[7]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的实证考察与政策建议[J]. 郑军,张海川. 保险研究. 2012(02)
[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分析[J]. 王延中,龙玉其. 财贸经济. 2011(01)
[9]中国社会保障制度60年:成就与教训[J]. 郑秉文. 中国人口科学. 2009(05)
[10]医疗保险如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兼论医保制度对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J]. 郑秉文. 中国医疗保险. 2009(02)
本文编号:3010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010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