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型用工的法律定性及其规范
发布时间:2021-02-02 23:54
互联网型用工是指借助互联网信息平台形成的用工方式,这种用工正迅速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用工方式。互联网型用工相比传统标准用工特征鲜明,其法律定性在学界和实务界观点众多,莫衷一是。目前,在对互联网型用工的规制方面,制度层面较为零散,实务层面口径不一,造成劳动者权利保护的困境。互联网型用工从其法律关系的本质分析,其性质更倾向于归入劳动关系范畴,是新时代劳动关系范畴的重大扩容。应从法规修订、社会保障方式变通、工会介入的完善、法律风险控制等方面对互联网型用工关系进行规范。
【文章来源】:山东工会论坛. 2019,25(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互联网型用工的特征与法律关系分析
(一) 互联网型用工的新特点
1. 用工过程互联网元素的植入
2. 从业群体主客观条件差异较大
3. 工资支付更加灵活
4. 社保缴纳自治空间膨胀
5. 用工时空因素灵活
6. 法律风险呈现新形态
(二) 互联网型用工法律关系属性考察
1. 合同关系
2. 劳动关系
3. 劳务关系、雇佣关系
4. 劳务派遣关系
5. 合作关系、合伙关系
二、互联网型用工关系的法规现状及问题
三、互联网型用工法律关系定性的法理分析
(一) 劳动关系在互联网型用工中的体现
(二) 隶属性在互联网型用工中的呈现方式
(三) 劳方资本对互联网型用工的介入
四、规范互联网型用工的具体建议
(一) 扩容劳动关系概念的涵盖范围
(二) 变通互联网型用工中用人单位附随义务
(三) 强化工会的维权介入
(四) 应对互联网型用工新型法律风险
本文编号:3015567
【文章来源】:山东工会论坛. 2019,25(03)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互联网型用工的特征与法律关系分析
(一) 互联网型用工的新特点
1. 用工过程互联网元素的植入
2. 从业群体主客观条件差异较大
3. 工资支付更加灵活
4. 社保缴纳自治空间膨胀
5. 用工时空因素灵活
6. 法律风险呈现新形态
(二) 互联网型用工法律关系属性考察
1. 合同关系
2. 劳动关系
3. 劳务关系、雇佣关系
4. 劳务派遣关系
5. 合作关系、合伙关系
二、互联网型用工关系的法规现状及问题
三、互联网型用工法律关系定性的法理分析
(一) 劳动关系在互联网型用工中的体现
(二) 隶属性在互联网型用工中的呈现方式
(三) 劳方资本对互联网型用工的介入
四、规范互联网型用工的具体建议
(一) 扩容劳动关系概念的涵盖范围
(二) 变通互联网型用工中用人单位附随义务
(三) 强化工会的维权介入
(四) 应对互联网型用工新型法律风险
本文编号:3015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01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