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民生理论探究
发布时间:2021-02-04 22:23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党和国家的工作又将迎来许多新的挑战。习近平民生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习近平也一直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他的民生理论使我们能够更快地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中国传统民贵君轻的思想对习近平民生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为习近平制定贴合中国实际的民生政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国家层面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与民生事业息息相关。从民众层面来说,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是与人民紧密相关的民生内容,也是人民熟悉并关心的部分。习近平民生理论是习近平站在国家的高度,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努力探索出用来解决民生问题的理论。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与思想渊源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三)习近平的个人经历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传统
(二)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传承
第二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哲学依据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 习近平民生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
(一)教育领域
(二)就业和收入领域
(三)社会保障领域
(四)人民健康领域
(五)脱贫领域
(六)社会治理领域
第三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理论意义
(一)实现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二)丰富了马克思民生观点的内容
(三)为国际减贫理论贡献中国智慧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加快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二)推动国际扶贫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民生重要论述中的两个关键概念——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J]. 郑功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18)
[2]习近平民生思想溯源[J]. 王红信. 邢台学院学报. 2018(03)
[3]习近平民生观的方法论与实践论[J]. 姚立新.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8)
[4]习近平民生思想探究[J]. 王改敏. 法制与社会. 2018(21)
[5]习近平民生思想:时代背景与理论特质[J]. 郑功成.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3)
[6]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新发展——兼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论述[J]. 张永光.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8(04)
[7]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念渊源、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J]. 徐瑞仙.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8]习近平民生思想产生的条件[J]. 林佳雄,宋玉忠,郭清燕. 学理论. 2018(05)
[9]习近平民生思想阐析[J]. 宋成鑫,王方舟. 绥化学院学报. 2018(03)
[10]习近平民生建设思想的治理线索[J]. 刘博.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8(01)
硕士论文
[1]习近平民生观研究[D]. 宋芮莹.渤海大学 2018
[2]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D]. 佘璐.吉首大学 2018
[3]习近平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D]. 周墨.西华大学 2017
[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及意义研究[D]. 邵奇.齐齐哈尔大学 2016
[5]习近平民生观研究[D]. 贾宝胜.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D]. 张嵩.河南工业大学 2013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启示[D]. 张晓梅.江西师范大学 2012
[8]中国共产党关于民生问题的理论和实践[D]. 范玲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19031
【文章来源】: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 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及方法
四 创新之处和不足
第一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与思想渊源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
(一)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
(三)习近平的个人经历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形成的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传统
(二)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传承
第二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哲学依据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基本观点
三 习近平民生理论在各个领域的具体体现
(一)教育领域
(二)就业和收入领域
(三)社会保障领域
(四)人民健康领域
(五)脱贫领域
(六)社会治理领域
第三章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理论意义
(一)实现中国传统民生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二)丰富了马克思民生观点的内容
(三)为国际减贫理论贡献中国智慧
二 习近平民生理论的实践价值
(一)加快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
(二)推动国际扶贫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习近平民生重要论述中的两个关键概念——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J]. 郑功成.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18)
[2]习近平民生思想溯源[J]. 王红信. 邢台学院学报. 2018(03)
[3]习近平民生观的方法论与实践论[J]. 姚立新. 贵州社会科学. 2018(08)
[4]习近平民生思想探究[J]. 王改敏. 法制与社会. 2018(21)
[5]习近平民生思想:时代背景与理论特质[J]. 郑功成. 社会保障评论. 2018(03)
[6]习近平民生思想的新发展——兼谈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的相关论述[J]. 张永光.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8(04)
[7]习近平民生思想的理念渊源、核心要义与当代价值[J]. 徐瑞仙.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8]习近平民生思想产生的条件[J]. 林佳雄,宋玉忠,郭清燕. 学理论. 2018(05)
[9]习近平民生思想阐析[J]. 宋成鑫,王方舟. 绥化学院学报. 2018(03)
[10]习近平民生建设思想的治理线索[J]. 刘博.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8(01)
硕士论文
[1]习近平民生观研究[D]. 宋芮莹.渤海大学 2018
[2]习近平民生思想研究[D]. 佘璐.吉首大学 2018
[3]习近平民生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探析[D]. 周墨.西华大学 2017
[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及意义研究[D]. 邵奇.齐齐哈尔大学 2016
[5]习近平民生观研究[D]. 贾宝胜.华中师范大学 2016
[6]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新[D]. 张嵩.河南工业大学 2013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启示[D]. 张晓梅.江西师范大学 2012
[8]中国共产党关于民生问题的理论和实践[D]. 范玲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190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019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