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的超大城市偏好与家庭联合迁移决策
发布时间:2021-03-16 17:09
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以及在超大城市集聚是农业转移人口城乡转移的重要趋势。基于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利用多元选择模型,考察了已婚农业转移人口的超大城市偏好与七类联合迁移决策,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夫妻同时外出务工是家庭迁移的主要模式,相对于妻子,丈夫外出务工的概率更高,且更加偏好超大城市流动;迁移至超大城市和其他城市用于家庭照料的时间投入和经济回报是有差异的,随着家庭孩子数量增加,夫妻迁移至两类城市的概率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丈夫迁移至超大城市、丈夫迁移至其他城市、妻子迁移至其他城市的概率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和老一代农业转移人口相比,在家庭孩子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夫妻双方外出务工的概率均更高,且丈夫迁移至超大城市的比例更大。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实证方法
四、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五、模型估计结果
六、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偏好超大城市吗?
七、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规模、公共服务与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J]. 汪建华. 青年研究. 2017(03)
[2]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 侯慧丽. 中国人口科学. 2016(01)
[3]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J]. 孙中伟. 人口研究. 2015(05)
[4]中国流动人口的选择:为何北上广如此受青睐?——基于个体成本收益分析[J]. 童玉芬,王莹莹. 人口研究. 2015(04)
[5]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流入地城市特征及其变动趋势[J]. 夏怡然,苏锦红,黄伟. 人口与经济. 2015(03)
[6]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 刘涛,齐元静,曹广忠. 地理学报. 2015(04)
[7]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空间模式变化——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劳昕,沈体雁.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1)
[8]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 张耀军,岑俏. 人口研究. 2014(05)
[9]农民工举家迁移决策的理论分析及检验[J]. 李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10]农村居民举家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经验分析[J]. 邓曲恒.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0)
本文编号:3086320
【文章来源】:人口与经济. 2019,(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文献综述
三、实证方法
四、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五、模型估计结果
六、新生代农业转移人口更偏好超大城市吗?
七、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市规模、公共服务与农民工的家庭同住趋势[J]. 汪建华. 青年研究. 2017(03)
[2]城市公共服务的供给差异及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J]. 侯慧丽. 中国人口科学. 2016(01)
[3]农民工大城市定居偏好与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路径研究[J]. 孙中伟. 人口研究. 2015(05)
[4]中国流动人口的选择:为何北上广如此受青睐?——基于个体成本收益分析[J]. 童玉芬,王莹莹. 人口研究. 2015(04)
[5]流动人口向哪里集聚?——流入地城市特征及其变动趋势[J]. 夏怡然,苏锦红,黄伟. 人口与经济. 2015(03)
[6]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J]. 刘涛,齐元静,曹广忠. 地理学报. 2015(04)
[7]中国地级以上城市人口流动空间模式变化——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劳昕,沈体雁.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1)
[8]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 张耀军,岑俏. 人口研究. 2014(05)
[9]农民工举家迁移决策的理论分析及检验[J]. 李强.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10]农村居民举家迁移的影响因素: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经验分析[J]. 邓曲恒. 中国农村经济. 2013(10)
本文编号:30863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0863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