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共享发展理念下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路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4-09 14:43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当前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存在难以摆脱的贫困均衡问题,造成了与共享发展理念的冲突,破解现实与理论的矛盾符合我国发展的基本逻辑。通过对西部农村难以摆脱贫困均衡的现象进行分析,找出贫困均衡的内生性因素和外在"异化"力量,并从共享发展理念出发,通过利用差异化诊断获得物质资本实现利益共享,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认知型社会资本"实现机会共享,社会保障兜住生存底线以及易地搬迁摆脱生态环境制约实现服务共享等路径打破贫困的均衡状态,捍卫精准扶贫取得的成果,真正实现西部农村地区共享发展。 

【文章来源】:贵州社会科学. 2019,(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贫困均衡理论与共享发展理念的矛盾对立
    (一) 贫困均衡与共享发展
        1. 贫困均衡机理。
        2. 共享发展理念。
    (二) 贫困均衡与共享发展矛盾对立的体现
        1. 共享无法覆盖全民:
        2. 共享内容的“单向度”:
        3. 共享发展缺乏合力:
        4. 共享的渐进性受阻:
二、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基本逻辑
    (一) 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理论逻辑
        1. 破解贫困均衡的靶向应定位在西部农村。
        2. 破解贫困均衡的目的是推动西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二) 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价值逻辑
        1. 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有利于共享发展理念的真正贯彻落实。
        2.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人掉队。
    (三) 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实践逻辑
        1. 保卫精准扶贫的实践成果。
        2. 破解贫困均衡的实践能够为西部农村的发展积累经验。
三、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致贫原因
    (一) 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内生性因素
        1. 缺乏教育和职业技能, 认知型社会资本较低。
        2. 西部农村地区的“人口陷阱”造成人与土地之间的矛盾关系。
    (二) 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外在“异化”力量
        1. “贫”与“病”的恶性循环。
        2. 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3. 结构性优化升级对技术过时人口的排斥。
四、破解西部农村贫困均衡的路径
    (一) 采用差异化诊断方法获得物质资本, 实现经济发展成果共享
    (二) 通过教育和职业培训提高“认知型社会资本”, 实现机会共享
    (三) 利用社会保障政策兜住底线,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享
    (四) 实施易地搬迁和生态补偿机制, 多渠道解决“条件制约性贫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比较视阈下共享发展理念的普惠性[J]. 刘沛妤,余达淮.  科学社会主义. 2018(01)
[2]共享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究[J]. 苗瑞丹,代俊远.  思想教育研究. 2017(03)
[3]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 汪三贵,郭子豪.  贵州社会科学. 2015(05)
[4]社会资本与消除农村贫困:一个关系—认知分析框架[J]. 周文,李晓红.  经济学动态. 2008(06)
[5]打破贫困的均衡:改变需求[J]. 石路明.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1995(03)



本文编号:31278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1278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b0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