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社会治理视角下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17:2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关于更高水平和质量的促进就业,优先实施再就业的战略和更积极的实施就业扶持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也再次明确“就业是民生之本”。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促进就业的优先战略和积极地实施就业扶持政策,才能实现更高的就业质量和保证充分就业。被动离职的人员能否优先实现就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的团结及就业领域的社会公平与正义,这也是本研究的核心和基础。本文立足于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问题,采取了案例研究和问卷访谈等等多种方法的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对已经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相应的归纳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有机联系协同配合的保障体系。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国企被动离职员工,而被动离职的员工当中,将近80%都是中年群体(1);因此,本文所研究的被动离职员工指的就是中年被动离职员工的再就业问题,本文中研究的国企被动离职员工都是指年龄在40-60岁,国企被动离职的中年群体,此后不再一一说明。相较于传统的中年群体再就业,更多体现在技能单一,国企事业单位由于体制的性质,一个萝卜一个坑,岗位可选择性极其有限,向上发展的也仅仅只是少数,大部分... 

【文章来源】:云南财经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文献述评
    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地访谈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技术路线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国企被动离职员工
        二、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
        三、再就业社会帮扶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社会治理理论
        二、公共服务理论
        三、人力资本理论
        四、社会分层理论
第二章 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现状
    第一节 江苏省南通市基本概况
    第二节 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状况
        一、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的主要特征
        二、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造成的影响
    第三节 江苏省南通市针对被动离职员工的相关政策及措施
        一、相关政策
        二、具体措施
    第四节 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情况
        一、再就业现状
        二、再就业的主要途径及特征
        三、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岗位安置情况及发展趋势
第三章 社会治理视角下南通市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问卷调研分析
        一、调研对象和调研方式
        二、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的情况分析
        三、三类调研对象对南通市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存在问题的评价
    第二节 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被动离职员工自身层面
        二、政府层面
        三、社会与企业层面
    第三节 南通市国企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被动失业群体自身层面
        二、政府层面
        三、社会与企业层面
第四章 国内外失业群体再就业经验借鉴及启示
    第一节 国外失业再就业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一、英美再就业政策方针
        二、德国再就业的基本经验
        三、国外再就业的启示
    第二节 国内被动离职员工再就业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一、上海被动失业再就业的基本经验
        二、广州被动失业员工再就业的经验
第五章 完善南通市国企被动失业员工再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国企被动失业员工自身层面
        一、提高国企被动离职员工的自身综合素质
        二、加强被动离职员工心理疏导工作
        三、加快被动离职人员再就业进程举措
    第二节 政府层面
        一、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制度
        二、逐步完善科学高效再就业体制机制
        三、建立科学合理的社会保障机制
        四、积极探索政府扶持就业和自主探索就业的模式
    第三节 社会和企业层面
        一、建立健全就业市场环境的矛盾的化解机制
        二、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多渠道帮助弱势群体
        三、统筹兼顾建立多元的就业格局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的失业问题及其特征——基于CLDS追踪调查数据的描述[J]. 蔡禾,曹薇娜.  广东社会科学. 2019(02)
[2]雄安新区原住民就业现状满意度及再就业心态研究[J]. 肖少英,张文静,任彬彬.  农家参谋. 2019(03)
[3]国外老人再就业各有特色[J]. 薛钢,温玉顺.  建筑工人. 2018(12)
[4]工会促进产能过剩行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思考[J]. 秦婷.  山东工会论坛. 2018(06)
[5]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政府就业援助视角[J]. 李栋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04)
[6]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促就业问题剖析[J]. 赵鹏.  办公室业务. 2017(03)
[7]失地农民中年群体再就业问题探析[J]. 仇会文,王若洁,刘奇君.  新西部(理论版). 2016(14)
[8]社保补贴对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的影响分析[J]. 秦真安.  现代国企研究. 2016(12)
[9]以财税政策促进社会再就业的可行性分析[J]. 王培贤.  商. 2015(38)
[10]浅谈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J]. 姚俊英.  职业. 2015(22)



本文编号:3165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165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6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