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基于区位熵理论的河西走廊城市产业比较优势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07:26
  基于区位熵理论分析2012年及2017年河西走廊城市产业的比较优势,通过对各城市产业间以及各产业城市间的比较优势分析,发现河西走廊5城市产业比较优势差异明显,第一产业比较优势明显、第二产业不具比较优势、第三产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基于此结论提出4条对应建议,即明确各自产业优势,协同打造河西走廊城市特色产业,发挥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建设河西走廊特色戈壁农业产业带,促进河西走廊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以及进一步强化河西走廊第三产业发展。 

【文章来源】:开发研究. 2019,(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区位熵理论
二、研究区域选取
三、河西走廊城市区位熵实证分析
    (一)实证数据选取
    (二)各城市产业间比较优势分析
    (三)各产业城市间比较优势分析
四、结论
    (一)河西走廊城市各产业间比较优势差异明显
    (二)河西走廊5市间产业比较优势差异明显
    (三)河西走廊第一产业比较优势明显
    (四)河西走廊第二产业不具比较优势
    (五)河西走廊第三产业具有一定比较优势
五、发展建议
    (一)明确各自产业优势,协同打造河西走廊城市特色产业
    (二)发挥第一产业比较优势,建设河西走廊特色戈壁农业产业带
    (三)促进河西走廊资源型工业城市转型发展
    (四)进一步强化河西走廊第三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丝路视野下城市历史环境保护研究——以嘉峪关市为例[J]. 刘奔腾,李玉芳,王任之.  南方建筑. 2018(05)
[2]“五位一体”视域下“一带一路”上的河西走廊[J]. 李艳娇,张铁军.  开发研究. 2018(05)
[3]干旱区绿洲城市扩展及驱动机制——以张掖市为例[J]. 李骞国,石培基,魏伟.  干旱区研究. 2015(03)
[4]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武威市县域经济作物比较优势实证分析[J]. 陈其兵,彭治云,唐峻岭,王成兰,孙有鑫,胡敏.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1)
[5]基于区位商理论对呼包鄂城市群产业比较优势的研究[J]. 刘慧,马洪云.  资源与产业. 2014(06)
[6]西北荒漠化地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酒泉市为例[J]. 刘凌冰,李世平.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4)
[7]基于区位商的区域优势文化产业选择研究——以东北地区为例[J]. 李俊,兰传海.  经济问题探索. 2012(05)
[8]基于区位商分析的济南都市圈产业发展研究[J]. 郭晓丽.  商业时代. 2011(16)
[9]资源型城市工业结构专门化程度研究——以河南省焦作市为例[J]. 邵长龙,毕普云.  资源与产业. 2009(03)
[10]长三角中心城市服务业发展差异的比较分析[J]. 张超.  工业技术经济. 2008(11)



本文编号:3281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81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a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