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功能分工演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13 15:04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功能分工是协同发展的重点。京津冀地区的功能互补与分工具有历史继承性和现实必要性,现有格局的形成既是对过去的发展基础路径依赖的结果,又同时受行政力量和市场力量的共同影响。历史上“首都圈”的功能分工表现为以首都为核心,其他城市起辅助作用。在首都周围形成的城市受首都的吸引和影响,由首都的需要决定他们的成长发展及功能,同时这些城市又影响着首都的发展。建国后京津冀功能分工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49——1978年计划经济体制下同质发展阶段;1979——2014年功能分工机制探索构建阶段;2014年至今,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实施阶段。北京市的功能具有城市、首都双重属性,建国以来功能定位受工业化进程及发展基础的影响曾提过“经济中心”,随着城市化进程,定位演变与世界上其他首都显示出相同的趋势,发展重点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型;京津冀城市群是典型的“双中心驱动型”,北京和天津二者曾共同作为经济中心出现,这是京津冀作为“首都”城市群的特殊性,天津市的定位与城市发展受北京影响,二者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京津冀城市群整体发展水平影响较大。河北省各城市的发展受中心城市北京、天津的极化...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文技术路线图
北京市城市功能构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9(d)首尔市城市功能定位变迁图3-9国外首都功能定位演变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各首都城市大多为工业中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将工业外迁,开始发展服务业,并集中在“高精尖”产业上,在完成工业化后,将重点发展的产业集中在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上,且无论作为中心城市的首都原有的产业基础如何,随着发展的推进,会呈现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企业的制造业生产环节向周边的外围城市转移,存在产业链分工的趋势,这既是城市间分工的深化,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北京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不再提“经济中心”,但2017版城市总规指出应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将发展重点聚焦在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上及与首都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上,其体现的趋势与此相合。3.3.2天津市的功能定位沿革(1)定位演变历程天津市东临渤海,位于海河下游,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要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兼备,且有优越的港口条件,使得其具有对外输出和对内吸引的双重条件,是“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近代以来天津市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工商业较发达,建国以来,由于北京的经济定位与计划经济的影响其在北方的地位一度削弱,1949——1958为河北省境内的中央直辖市,1958——1966年为河北省省会。1986年,《国务院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指出:天津应当成为拥有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开放型、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港口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地位有所恢复但距经济中心仍有差距。1999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城市群理论发展演进及研究动向[J]. 汪彬.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1)
[2]1982-2010年基于不同统计数据的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体系研究[J]. 金浩然,戚伟,刘盛和,刘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3]城市群功能空间分工形成的演化模型与实证分析[J]. 马燕坤. 经济管理. 2016(12)
[4]京津冀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差距及发展策略[J]. 安树伟,闫程莉. 河北学刊. 2016(06)
[5]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关中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J]. 唐晓灵,谭珊. 企业经济. 2016(08)
[6]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J]. 张可云,邓仲良,蔡之兵. 江淮论坛. 2016(04)
[7]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战略选择[J]. 魏后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8]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J]. 孙久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9]促进河北省绿色崛起: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J]. 杨开忠.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10]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本质与疏解方向[J]. 张可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本文编号:3282286
【文章来源】: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全文技术路线图
北京市城市功能构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9(d)首尔市城市功能定位变迁图3-9国外首都功能定位演变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各首都城市大多为工业中心,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逐步将工业外迁,开始发展服务业,并集中在“高精尖”产业上,在完成工业化后,将重点发展的产业集中在金融业、文化创意产业上,且无论作为中心城市的首都原有的产业基础如何,随着发展的推进,会呈现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型,企业的制造业生产环节向周边的外围城市转移,存在产业链分工的趋势,这既是城市间分工的深化,也是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规律。北京市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是不再提“经济中心”,但2017版城市总规指出应疏解一般性制造业,将发展重点聚焦在金融、科技、文化创意、信息、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上及与首都战略定位相匹配的总部经济上,其体现的趋势与此相合。3.3.2天津市的功能定位沿革(1)定位演变历程天津市东临渤海,位于海河下游,是北京通往东北、华东地区铁路的交通要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海陆空兼备,且有优越的港口条件,使得其具有对外输出和对内吸引的双重条件,是“河海要冲”和“畿辅门户”。近代以来天津市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工商业较发达,建国以来,由于北京的经济定位与计划经济的影响其在北方的地位一度削弱,1949——1958为河北省境内的中央直辖市,1958——1966年为河北省省会。1986年,《国务院关于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中指出:天津应当成为拥有先进技术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开放型、多功能的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港口城市。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地位有所恢复但距经济中心仍有差距。1999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城市群理论发展演进及研究动向[J]. 汪彬. 区域经济评论. 2018(01)
[2]1982-2010年基于不同统计数据的中国城市人口规模体系研究[J]. 金浩然,戚伟,刘盛和,刘振.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7(08)
[3]城市群功能空间分工形成的演化模型与实证分析[J]. 马燕坤. 经济管理. 2016(12)
[4]京津冀与世界级城市群的差距及发展策略[J]. 安树伟,闫程莉. 河北学刊. 2016(06)
[5]基于修正引力模型的关中城市群经济联系研究[J]. 唐晓灵,谭珊. 企业经济. 2016(08)
[6]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的城市发展战略[J]. 张可云,邓仲良,蔡之兵. 江淮论坛. 2016(04)
[7]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空间战略选择[J]. 魏后凯.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8]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J]. 孙久文.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9]促进河北省绿色崛起: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支撑[J]. 杨开忠.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10]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本质与疏解方向[J]. 张可云.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6(03)
本文编号:32822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82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