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研究 ——基于成都市电子工厂的调查
发布时间:2021-07-14 00:55
政治认同即政治主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对自我政治身份的认同和对所属政治体系的情感和心理归属,以及政治主体基于身份和利益的需要而积极参与、支持政治体系的实践活动。农民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以80后、90后、甚至00后为代表的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已到达上亿人,这一庞大特殊群体的政治认同状况对我国社会稳定和政策执行情况有着重大的影响。而新媒体这一新介质的蓬勃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因其发生着变化,政治生活也在其影响之列。对此,本文以在成都电子工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为研究对象,围绕政治认同的相关问题,结合新媒体的环境,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他们的政治认同状况。通过文献梳理研究,加上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成都电子工厂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状况有一定的成效:政治利益认同意识提升;国家制度认同程度较高;主流政治价值观念认同程度较高。与此同时,从身份认同、利益认同、制度认同、价值认同四个维度上,也发现了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存在的一些问题:身份认同模糊,城市融入感不高;政治参与意识增强但政治参与机会较少;政治价值取向的低层次和实...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共产党切实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对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的发展是必要的”的调查中显示,
第三章新媒体环境下成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状29不同意”。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较为支持的。图3-1中国共产党切实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对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的发展是必要的”的调查中显示,33.74%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8.02%的人选择“比较同意”,16.11%的人选择“一般”,1.82%的人选择“不太同意”,0.3%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图3-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的发展是必要的在对问题“中国共产党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调查中显示,32.22%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3.77%的人选择“比较同意”,20.06%的人选择“一般”,3.34%的人选择“不太同意”;0.61%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第三章新媒体环境下成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状30图3-3中国共产党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可以发现,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持拥护态度的,较为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成果。这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实现人民利益的施政方向是分不开的。2.政治体制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体制认同的调查主要围绕“体制有效性”、“制度优越性”和“政改急迫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对问题“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的调查中显示,30.4%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4.68%的人选择“比较同意”,20.67%的人选择“一般”,2.74%的人选择“不太同意”,1.52%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图3-4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在对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调查中显示,27.05%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8.02%的人选择“比较同意”,21.88%的人选择“一般”,1.82%的人选择“不太同意”,1.22%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图3-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对问题“中国当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很有必要”的调查中显示,29.79%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态势[J]. 张亚丹,张亚娟. 理论导刊. 2018(12)
[2]新媒体视域青少年政治认同教育的着力点[J]. 郭军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7)
[3]论网络空间政治认同的变化[J]. 马润凡. 国际观察. 2018(03)
[4]新媒体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 周训梅.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5]政治认同、政府信任与群体性事件——以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 柴玲,尉建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6]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进径与危机[J]. 张昆,王创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试论社会转型下的政治认同[J]. 刘长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6)
[8]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政治传播的变革——基于政治认同的视角[J]. 张桂芳. 青年记者. 2017(26)
[9]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 朱江丽.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6)
[10]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 欧庭宇,闫艳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博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贵州师范大学 2019
[2]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利益实现的变革与优化[D]. 吴莹.吉林大学 2017
[3]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 刘贝贝.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代际差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研究[D]. 刘春泽.吉林大学 2015
[5]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D]. 徐志达.华侨大学 2012
[6]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 余卫东.华中师范大学 2012
[7]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汪仕凯.复旦大学 2011
[8]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 孙秀艳.福建师范大学 2011
[9]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行为分析[D]. 高贤峰.北京大学 2007
[10]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 韩晓峰.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媒体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D]. 任靖.郑州大学 2017
[2]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 刘学.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政治参与状况研究[D]. 吕丹.重庆大学 2016
[4]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研究[D]. 雷于佳.西南科技大学 2015
[5]赋权与去权之间[D]. 胡叶楠.复旦大学 2014
[6]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实证研究[D]. 胡圆圆.曲阜师范大学 2012
[7]村民自治中的村民政治态度研究[D]. 秦艳娜.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83073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国共产党切实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对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的发展是必要的”的调查中显示,
第三章新媒体环境下成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状29不同意”。可以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较为支持的。图3-1中国共产党切实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得到人民群众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对问题“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的发展是必要的”的调查中显示,33.74%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8.02%的人选择“比较同意”,16.11%的人选择“一般”,1.82%的人选择“不太同意”,0.3%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图3-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的发展是必要的在对问题“中国共产党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调查中显示,32.22%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3.77%的人选择“比较同意”,20.06%的人选择“一般”,3.34%的人选择“不太同意”;0.61%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
第三章新媒体环境下成都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现状30图3-3中国共产党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可以发现,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持拥护态度的,较为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治理成果。这与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实现人民利益的施政方向是分不开的。2.政治体制认同对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体制认同的调查主要围绕“体制有效性”、“制度优越性”和“政改急迫性”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对问题“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的调查中显示,30.4%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4.68%的人选择“比较同意”,20.67%的人选择“一般”,2.74%的人选择“不太同意”,1.52%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图3-4中国的政治体制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发展在对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调查中显示,27.05%的人选择“非常同意”,48.02%的人选择“比较同意”,21.88%的人选择“一般”,1.82%的人选择“不太同意”,1.22%的人选择“非常不同意”。图3-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对问题“中国当前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很有必要”的调查中显示,29.79%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机遇、挑战和发展态势[J]. 张亚丹,张亚娟. 理论导刊. 2018(12)
[2]新媒体视域青少年政治认同教育的着力点[J]. 郭军明.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8(27)
[3]论网络空间政治认同的变化[J]. 马润凡. 国际观察. 2018(03)
[4]新媒体时代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路径创新研究[J]. 周训梅.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8(02)
[5]政治认同、政府信任与群体性事件——以北京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J]. 柴玲,尉建文.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6]网络时代的政治认同:进径与危机[J]. 张昆,王创业.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7]试论社会转型下的政治认同[J]. 刘长军.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7(06)
[8]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政治传播的变革——基于政治认同的视角[J]. 张桂芳. 青年记者. 2017(26)
[9]新媒体推动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现状、问题与对策[J]. 朱江丽. 中国行政管理. 2017(06)
[10]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 欧庭宇,闫艳红.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博士论文
[1]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研究[D]. 黄莉.贵州师范大学 2019
[2]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利益实现的变革与优化[D]. 吴莹.吉林大学 2017
[3]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 刘贝贝.北京交通大学 2016
[4]代际差异中的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研究[D]. 刘春泽.吉林大学 2015
[5]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研究[D]. 徐志达.华侨大学 2012
[6]信访政治:乡村社会中的农民诉求与表达[D]. 余卫东.华中师范大学 2012
[7]工人政治的逻辑及其变革: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研究[D]. 汪仕凯.复旦大学 2011
[8]青年公务员社会认同及其引导研究[D]. 孙秀艳.福建师范大学 2011
[9]我国民营企业家政治行为分析[D]. 高贤峰.北京大学 2007
[10]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 韩晓峰.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新媒体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研究[D]. 任靖.郑州大学 2017
[2]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政治认同研究[D]. 刘学.北京交通大学 2017
[3]新媒体环境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网络政治参与状况研究[D]. 吕丹.重庆大学 2016
[4]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培育研究[D]. 雷于佳.西南科技大学 2015
[5]赋权与去权之间[D]. 胡叶楠.复旦大学 2014
[6]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的实证研究[D]. 胡圆圆.曲阜师范大学 2012
[7]村民自治中的村民政治态度研究[D]. 秦艳娜.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83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83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