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商品化与再排斥:社会政策的双面效应——基于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考察
发布时间:2021-07-14 02:45
社会政策的发展过程是对人的需要、社会需要的回应过程,但它并不必然是"善"的。社会政策既是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同时又可能是社会问题的一部分。以中国长期护理保险为例,一方面,长期护理保险在"去商品化"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另一方面,其城市优先于农村的定位、基于就业的参保资格设定、对年龄的限制分别造成社会政策对农村居民、非常规就业者、非老年失能群体的制度再排斥。应通过"社会性规制"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优化,坚持需要本位的原则确定LTCI受益资格,并通过整合基础上的差别政策促进社会成员在长期护理保险上的实质平等。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源起与角色:社会政策的内涵分析
二、去商品化与再排斥:当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双面效应
1.去商品化: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成效
2.再排斥: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疏漏
三、规制与优化: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完善
1.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需要导向,纠正试点阶段存在的制度再排斥
2.坚持融合基础上的差别,维护实质平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社会政策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评《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J]. 蒙克,汪佩洁. 公共行政评论. 2018(05)
[2]社会成本:社会政策的产生根源与发展动力[J]. 董才生,马洁华. 长白学刊. 2017(01)
[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状况研究——基于江苏省宿迁市的实证调查[J]. 石岩. 残疾人研究. 2016(04)
[4]福利国家社会政策发展:资本、劳工与国家集中化互动逻辑[J]. 彭华民,黄君. 学术研究. 2016(09)
[5]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的成就及当前的问题[J]. 关信平. 社会政策研究. 2016(01)
[6]关于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探讨[J]. 王婷. 科学社会主义. 2015(02)
博士论文
[1]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D]. 刘婧娇.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3249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源起与角色:社会政策的内涵分析
二、去商品化与再排斥:当下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双面效应
1.去商品化: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成效
2.再排斥: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疏漏
三、规制与优化:中国长期护理保险的政策完善
1.明确长期护理保险的需要导向,纠正试点阶段存在的制度再排斥
2.坚持融合基础上的差别,维护实质平等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社会政策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评《社会政策与社会治理》[J]. 蒙克,汪佩洁. 公共行政评论. 2018(05)
[2]社会成本:社会政策的产生根源与发展动力[J]. 董才生,马洁华. 长白学刊. 2017(01)
[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实施状况研究——基于江苏省宿迁市的实证调查[J]. 石岩. 残疾人研究. 2016(04)
[4]福利国家社会政策发展:资本、劳工与国家集中化互动逻辑[J]. 彭华民,黄君. 学术研究. 2016(09)
[5]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政策的成就及当前的问题[J]. 关信平. 社会政策研究. 2016(01)
[6]关于马歇尔公民身份理论的探讨[J]. 王婷. 科学社会主义. 2015(02)
博士论文
[1]从形式平等到实质平等[D]. 刘婧娇.吉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832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28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