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

发布时间:2021-08-13 21:36
  就业是民生之本。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就业政策始终坚持以回应民生期盼、化解民生难题、谋求民生福祉为导向,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以维护社会稳定为前提,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为目标,为新时代做好就业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新时代完善就业政策,应在调结构、保民生、补短板等方面持续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使广大劳动者生活得更加体面、更有尊严。 

【文章来源】:改革. 2019,(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新中国70年就业政策的变迁


图11949年、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数比较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


图11949年、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数比较(单位:万人)图21949年、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单位:%)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1533434191949年2018年1949年2018年8.50%60.00%55.96%40.00%20.00%0.00%图31952年、2017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图41952年、2017年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比较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952年2017年83.50%39.60%7.40%27.20%9.10%33.2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0.90%19.50%62.60%19.20%1952年201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就业结构显著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新中国成立时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大量劳动力集中在农村,城镇劳动力比例相对较低。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只有1533万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员的8.5%,绝大部分劳动者在乡村就业。201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已经达到43419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96%(见图1、图2)。城乡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乡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同时,劳动者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比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与1952年相比,2017年我国就业总人数由20729万人增加到77640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比从83.5%下降到2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比从7.4%提高到28.1%,从事第三产业的占比从9.1%提高到44.9%(见图3)。劳动者在产业结构中的就业比例的变化充分表明,我国的产业

受教育程度,人员,占比,城镇就业


图11949年、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数比较(单位:万人)图21949年、2018年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的比重(单位:%)500004000030000200001000001533434191949年2018年1949年2018年8.50%60.00%55.96%40.00%20.00%0.00%图31952年、2017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占比图41952年、2017年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比较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952年2017年83.50%39.60%7.40%27.20%9.10%33.2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0.90%19.50%62.60%19.20%1952年201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所占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就业结构显著优化,劳动者素质明显提高新中国成立时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所占比重较小,因而大量劳动力集中在农村,城镇劳动力比例相对较低。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了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据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全国城镇就业人员只有1533万人,仅占全国就业人员的8.5%,绝大部分劳动者在乡村就业。2018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已经达到43419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达到55.96%(见图1、图2)。城乡就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乡就业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的同时,劳动者在三大产业中的就业比例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与1952年相比,2017年我国就业总人数由20729万人增加到77640万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占比从83.5%下降到27%,从事第二产业的占比从7.4%提高到28.1%,从事第三产业的占比从9.1%提高到44.9%(见图3)。劳动者在产业结构中的就业比例的变化充分表明,我国的产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供给侧视角下高校科技人才流动政策研究[J]. 程龙,于海波.  中国高校科技. 2018(12)
[2]促进就业:工会应有的主张和作为[J]. 宜冰.  工会信息. 2018(17)
[3]就业导向下的高校课程体系研究——基于大学生感知视角[J]. 韩伟亚,谭建伟,陈周燕.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8(08)
[4]高校大学生智慧就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 刘海滨,杨晓慧.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02)
[5]就近就业、带动脱贫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环境[J]. 张亮,李亚军.  改革. 2017(06)
[6]江苏第三产业构成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J]. 施刚.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6(20)
[7]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京举行[J].   民族论坛(时政版). 2014(10)
[8]金融危机冲击下劳动就业面临的新问题与工会对策[J]. 沈琴琴.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6)



本文编号:3341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341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