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中国收入不平等:发展、转型和政策

发布时间:2022-01-23 23:49
  描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收入不平等变动的主要趋势,并将其归因于如下四种因素的相互影响:第一,由传统的发展理论所刻画,以结构转型、市场扩展、剩余劳动力吸收和收入差距的库兹涅茨"倒U型"路径等为主要影响的发展因素。第二,经济制度的转型变化因素。在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过程中经济活动决策过程的微观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出现,以及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引起了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第三,经济体制转型不彻底和不完善的因素。这导致了寻租、设租和隐性收入的产生,带来收入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第四,社会保障制度和再分配政策的逐步完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收入分配不平等的作用。 

【文章来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35(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中国收入不平等:发展、转型和政策


中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

曲线,收入增长,发生率,家庭


第四,中国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趋势与家庭收入来源及其分布的变化有关。1980—2007年,中国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在持续上升,不同收入份额在不断发生变化。其中,均等分配的收入份额在不断下降,如农业收入;不均等分配的收入份额再不断增加,如财产性收入(见表2);这也反映出一些主要收入来源分布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自21世纪初以来,一直是家庭收入最大来源的工资性收入,其不平等程度在1988—2007年不断上升,此后有所下降。工资性收入是居民收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这只能部分地解释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变化。在中国城市中,工薪收入的比例实际上一直在下降,而非工资性收入在分配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转移支付是中国非工资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Cai&Yue[3]的研究发现,2002—2013年,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大幅增加且变得更加均等。然而,作为中国最大的转移性收入的养老金分配却非常不平等。养老金收入占家庭收入的10%以上,但绝大多数养老金发给了城市退休人员。如果没有养老金收入,城市退休人员将会陷入贫困,但是城市养老金如此之多,以至于他们的养老金收入使他们变得更为富裕。因此,城镇养老金收入在边际上起到了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

劳动人口,农业,人口,比重


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数据也能反映出劳动力从农业向其他行业转移。Li et al.[4]利用一项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农村住户调查数据,追踪了从事农业和非农工作的农村劳动力比例的变化。他们发现,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比例从1995年的约70%降至2007年的45%。相反,从事非农就业的比例从1995年的30%升至2007年的55%。然而,大约三分之一的非农就业人口仍然从事于农业工作。收入结构与分配不平等的变化大体上与刘易斯理论一致。刘易斯理论预测,就业从农业到其他行业的结构性转变不会立即导致城市工人工资上涨,也不会立即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收入增加,中国的情况就是如此。Hoken&Sato[5]利用CHIP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村居民收入的长期增长,结果发现,1988—2002年,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此后,2002—2007年,农村收入增速加快至8%左右,2007—2013年加快至10%以上。中国的流动劳动力和城市里的非技术工人的工资增长也基本上遵循了相同的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农民工工资走势:1979—2010[J]. 卢锋.  中国社会科学. 2012(07)



本文编号:36054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6054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2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