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城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以贵州省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18 04:34
  论文以贵州省惠水县乡村旅游度假区好花红村为典型案例,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实地调查访问数据,分析了2006—2019年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演变规律,探讨了土地利用功能转型助推乡村振兴的作用。结果表明:①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受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由传统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社会保障功能和生态保育功能转变为复合型观光休闲功能和经济发展功能,增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保证了生态效益,土地利用功能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和复合化特征;②研究区不同演变阶段的演变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经历了单一农业生产功能阶段、多元功能转型过渡阶段、多功能复合转型阶段,土地利用功能演变有以农为主、乡村旅游为辅,农旅结合、农业逐步退缩,以乡村旅游为主、整体转型3种模式;③自然条件是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基础动力,经营主体变化是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内在动力,区域发展政策是驱动土地利用功能多元化的根本动力,旅游市场"规模化"需求是驱动乡村功能和土地利用功能转化的重要推动力,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驱动土地利用功能演变。 

【文章页数】:14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3 村域土地利用功能划分
    1.4 研究方法
        1.4.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1.4.2 重要度指数
2 结果分析
    2.1 好花红村土地利用演变
        2.1.1 土地利用时间变化特征
        2.1.2 用地阶段性空间格局演变
    2.2 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演变趋势与方向
    2.3 好花红村土地利用功能空间格局演变
3 讨论
    3.1 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阶段与演变模式
    3.2 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驱动机制
        3.2.1 自然条件是土地利用功能变化的基础动力
        3.2.2 经营主体变化是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内在动力
        3.2.3 区域发展政策是驱动土地利用功能多元化的根本动力
        3.2.4 旅游市场“规模化”需求是驱动乡村功能和土地利用功能转化的重要推动力
    3.3 城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乡村多功能理论的贫困村域演变特征与振兴路径探讨——以海南省什寒村为例[J]. 马历,龙花楼,屠爽爽,张英男.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2]农业多功能的地域类型与优化策略——以吉林省为例[J]. 房艳刚,刘本城,刘建志.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3]基于乡村多功能评价的城市边缘区“三生”空间划分研究[J]. 马晓冬,李鑫,胡睿,KHUONG Manh Ha.  地理科学进展. 2019(09)
[4]陕西省县域土地利用多功能性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研究[J]. 王嘉妮,陈海,史琴琴,刘迪,梁小英.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9(05)
[5]1995-2015年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特征及其协调性分析[J]. 张晓琳,金晓斌,范业婷,刘晶,单薇,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2019(04)
[6]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聚落空间分布与演变特点[J]. 李阳兵,罗光杰,徐倩,谢静.  中国岩溶. 2019(02)
[7]大城市郊区村域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以成都市江家堰村为例[J]. 朱琳,黎磊,刘素,李裕瑞.  地理研究. 2019(03)
[8]转型视阈下珠三角地区乡村发展过程及地域模式梳理[J]. 杨忍,陈燕纯,龚建周.  地理研究. 2019(03)
[9]湖南省土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异[J]. 张路路,郑新奇,孟超,张蓬涛.  中国土地科学. 2019(03)
[10]江苏省土地利用功能变化及其空间格局特征[J]. 范业婷,金晓斌,项晓敏,刘晶,杨绪红,周寅康.  地理研究. 2019(02)



本文编号:37213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7213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6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