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宪法视域下我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现

发布时间:2023-04-22 03:00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在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力时,可以从国家获得物质帮助以维持基本生活,这种权利即为物质帮助权。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的法律效力是至高无上的,任何法律的制定都必须依据这个根本大纲。物质帮助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是最低的社会保障,因此在规定物质帮助权时同样要以宪法为根本,将其作为物质帮助权的立法依据和最终归宿。我国宪法自1954年诞生以来,就赋予了公民物质帮助权,后来几经修改,最终形成现在比较完善的公民物质帮助权。赋予公民这项基本权利的最根本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当公民年老或者发生疾病等情况而失去劳动力时,通过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为这些公民提供最低的物质帮助,帮助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从这项基本权利中可以看出国家对于保障公民最低生活水平所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尚未建立完善的物质保障体系,由此导致公民的物质帮助权能否实现完全依赖于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项权利的完全实现。因此,为确保公民的物质帮助权能够顺利实现,让每个公民在部分丧失或者完全丧失劳动力时能够享有国家或者社会的物质帮助,必须迅速构建完善的物质保障制度。通过这项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研究方法
2 公民物质帮助权内涵的解读
    2.1 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发展历程
        2.1.1 萌芽
        2.1.2 产生
        2.1.3 发展
        2.1.4 完善
    2.2 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内涵
        2.2.1 依据规范性的法律文件分析
        2.2.2 从国际法律文件分析
    2.3 公民物质帮助权的权利属性
3 国外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践
    3.1 德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践
    3.2 美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践
    3.3 英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践
    3.4 国外实现公民物质帮助权实践的共同之处
4 我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规定及实践存在的问题
    4.1 我国法律对公民物质帮助权的规定
        4.1.1 我国现行宪法对物质帮助权实现的规定
        4.1.2 我国对物质帮助权实现的具体法律规定
    4.2 我国的物质帮助权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4.2.1 公民的物质帮助权作为宪法权利的缺失
        4.2.2 有关于公民物质帮助权的立法不健全
        4.2.3 公民的物质帮助权受到侵害时缺乏相应的司法救济
5 我国公民物质帮助权实践存在问题的原因
    5.1 宪法观念偏差
    5.2 法律繁杂且层次低
    5.3 城市与农村权利保障不均衡
    5.4 政府管理机构多元分散
6 完善我国物质帮助权的建议
    6.1 完善我国公民的物质帮助权保障体系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6.1.1 权利保障原则
        6.1.2 向弱势群体倾斜原则
        6.1.3 公平与效率原则
        6.1.4 物质帮助水平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原则
        6.1.5 社会保障资金统筹利用原则
    6.2 完善我国公民的物质帮助权保障体系的具体措施
        6.2.1 完善宪法以及相关法律对于公民物质帮助权实现的规定
        6.2.2 明确公民物质帮助权实施主体的责任
        6.2.3 建立相应的司法救济
        6.2.4 深入对公民物质帮助权的理论研究
        6.2.5 拓宽公民物质帮助权的实现形式
7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67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7967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