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23:04
本文关键词: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状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暴力倾向精神病人约有1.6万到3.2万人,致残率高达60%,自杀率达30%。由于其自身的病理性原因,这一人群对于社会、家庭及自身均造成了巨大的威胁。精神病人管理和救治体系的缺陷导致暴力倾向精神病人的犯罪比例逐年上升,暴力倾向精神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从社会保障的视角对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进行了研究。调查历时三个月,选取南京市鼓楼区5个典型社区的社区工作者和部分有代表性的暴力倾向精神病人及家属为访谈对象,采用自编的个案访谈提纲,分别进行深入访谈,结合对中央及各地方政府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研究,得到了一些重要认识。 第一,虽然各省市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医疗和康复照料先后都颁布和落实了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该人群的社会保障权得以初步确定,但大部分社会保障政策对于该人群不具有普惠性,福利服务覆盖率总体偏低。国家对其缺乏系统的法制保障和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其社会保障政策存在主体性和地域性差异,缺乏明确的政策目标和长期规划,社会资源整合不足,各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不通畅。 第二,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暴力倾向精神病人社会保障政策的过程中存在缺位,该人群的社会保障需求得不到相应的供给与满足。绝大多数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只能自费治疗,依赖其家庭成员给予监护和照料,同时其照料主体亦缺乏系统支持。 第三,精神残疾人群社会工作者队伍不稳,服务缺乏专业水准。这使得该人群的社会保障服务缺失,日常照料存在困境。 究其原因,包括四个方面:国家法律保障实效性弱、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不足、社区作为依托平台力不从心以及家庭照料负担沉重。 本文还研究和探讨了发达国家一些精神福利模式,包括法国“分区化”模式,英美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荷兰“公办民助”精神福利服务模式,澳大利亚“全面整合”式精神福利服务模式。结合我国精神福利服务现状,笔者认为改善我国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的合理化路径为:首先,我国应加快落实执行《精神卫生法》,全面健全该人群的社会保障机制。其次,地方政府要转变社会保障政策目标,逐步实现从选择型向普惠型政策转型;鼓励多方参与,努力构建政策主体间合作网络;重视对精神残疾人群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实现精神残疾人群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实现全体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的社会保障权。再次,相关服务机构要建立完善彼此间的合作机制及其它配套措施。总之,通过建立一套满足我国暴力倾向精神病人现实需求的社会保障机制,从根本上保障其自身和家人的权益,也为社会大众创造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
【关键词】: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 社会保障 问题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2.1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23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7
- 1.2.1 国外关于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士的社会福利研究现状10-13
- 1.2.2 国内关于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士的社会保障研究现状13-17
- 1.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7-20
- 1.3.1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及其社会福利17-18
- 1.3.2 标签理论18
- 1.3.3 福利多元主义18-19
- 1.3.4 社会福利制度型和补救型模式理论19-20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0-23
- 1.4.1 研究思路20-21
- 1.4.2 研究方法21
- 1.4.3 研究对象21-23
- 第2章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现状分析23-35
- 2.1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照料的社会背景23-24
- 2.2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享有的社会保障政策现状24-33
- 2.2.1 低保对象重症精神残疾人群享受的社会救助政策25-28
- 2.2.2 重症精神残疾人群享受的其它社会保障政策28-33
- 2.2.2.1 《精神卫生法》规定的重症精神病人享受的相关社会保障政策28-30
- 2.2.2.2 地方政府颁布的重症精神病人享受的社会保障政策30-33
- 2.3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服务现状33-35
- 第3章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以南京市G区为例35-47
- 3.1 相关问题分析35-41
- 3.1.1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35-38
- 3.1.2 政府对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财政投入不足38-39
- 3.1.3 精神残疾人群社会工作者队伍不稳,服务缺乏专业水准39-40
- 3.1.4 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照料主体缺乏支持系统40-41
- 3.2 相关原因分析41-47
- 3.2.1 国家法律保障实效性弱41
- 3.2.2 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不足41-44
- 3.2.3 社区作为依托平台力不从心44-45
- 3.2.4 家庭承担照料功能困难45-47
- 第4章 发达国家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福利模式的经验及启示47-54
- 4.1 发达国家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福利模式的经验47-51
- 4.1.1 法国“分区化”模式47-48
- 4.1.2 美英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模式48-49
- 4.1.3 荷兰“公办民助”精神福利服务模49-50
- 4.1.4 澳大利亚“全面整合”式精神福利服务模式50-51
- 4.2 发达国家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福利模式的启示51-54
- 4.2.1 加强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政策的法律保障51
- 4.2.2 完善地方政府对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的社会保障机制51-52
- 4.2.3 民间组织的充分发展52
- 4.2.4 精神残疾人群社会福利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52-53
- 4.2.5 社会工作者“组织者”与“服务者”的双重角色53-54
- 第5章 建构与完善我国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的合理化路径54-63
- 5.1 国家层面——加强立法执法工作,全面落实精神卫生法54
- 5.2 地方政府层面54-59
- 5.2.1 转变政策目标,逐步实现从选择型向普惠型政策转型54-56
- 5.2.2 鼓励多方参与,努力构建政策主体间合作网络56-58
- 5.2.3 重视人才培养,加快实现服务队伍专业化、职业化58-59
- 5.3 服务机构层面59-63
- 5.3.1 建立相关服务机构之间的合作机制59-61
- 5.3.2 不断完善配套政策61-63
- 论文总结63-65
- 6.1 本文的创新之处63
- 6.2 本文的不足之处63-64
- 6.3 结语64-65
- 访谈提纲65-70
- 附录A 个案访谈提纲(家庭卷)65
- 附录B 个案访谈提纲(社区卷)65-66
- 附录C 个案访谈提纲(街道卷)66-69
- 附录图1 澳大利亚精神卫生服务模式69-70
- 参考文献70-74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74-75
- 致谢7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韩扬扬;严谨;;精神病人社区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思考[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7年07期
2 马弘;刘津;于欣;;中国近十年重要精神卫生政策的发展与解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年12期
3 文永莲;;国际精神病社区治疗体系的研究与启示[J];中国民康医学;2012年14期
本文关键词:暴力倾向精神残疾人群社会保障状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98296.html